关东煮蘸料怎么做好吃?
首先,我们得先知道“好吃的”的定义是什么。在我看来,好吃是指口感好、味道佳,而口感好和味道佳是有区别的。 比如一道青菜,我们能说它口感好,但不能说它味道佳;同样,一道鱼香茄子,我们可以感叹它的味道佳,却不能称赞它口感好。
这是因为,影响食物口感的因素有二:一为食材本身(质地鲜嫩与否),一为烹饪方式(刀工、火候、调味等)。而决定味道的要素就有很多了:原料新鲜度与原料产地自不必说,烹制方法(烧、炒、爆、煎、炸、烤、卤、炖、煲等)的影响很大,而用料搭配(荤素搭配、干湿搭配)以及调料的选择与使用(用油、用醋、用酱油还是用辣椒油、放白糖还是放味精)更是影响巨大。
所以,当我们讨论“好吃的”时,其实是在讨论这两个问题:一是食材本身好不好(鲜不新鲜,嫩不嫩),二是烹制得对不对(火侯、刀法有没有掌握好) 关东煮属于日式风味,在制作过程中,已经充分考虑到上述两个因素。所谓的“做好的蘸料”,实际上就是没有额外工序,只要按一定比例调和即可的酱料了——这“一定的比例”,就需要题主自己尝试决定了。不过,我倒是可以提供一个大致的参考范围。
在我的家乡(福建泉州),人们喜欢把关东煮那细长的竹签从中间剖开再煮(大概是因为这样更容易熟吧),然后蘸着调好的酱料食用,那个酱料是这样的: 半碗清水,加入两大勺生抽,一小勺老抽,三四滴白醋或者米醋,少许糖和味精,调成这样的汤底就可以了——这是基础版本的酱料做法。
如果我想口味重点,可以加点蒜蓉辣酱或豆瓣酱,如果我想口味淡点,则可以少加甚至不加生抽,或只用极少的生抽润色就行了。总之,根据自己喜好调节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