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五行属性是什么?
所谓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形式和它们的属性。这五种运动形式可以归纳为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而这五行的属性则是固定的,不能改变的。 在古书上记载着这样一段话,对五行的描述非常贴切:“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音sie,指庄稼成熟),金曰从革(指金属的加工),水曰润下。”
这段话的意思说:木头具有生长的特点,是往上弯曲伸长的,所以叫做曲直;火焰燃烧,往上喷出而热力无穷,故谓之炎上;土壤能够生长植物,因为它有供给养分的作用,这种提供营养的作用就叫作“稼穑”;金属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改变形状的特性,因为改变形状是为了方便使用,这是属于“从革”的范围;水具有滋润的功能,因为它往下流淌,故名之曰润下。
从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的属性中可以看出,它们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金能克木,木能克土,土能克水,水能克火,火能克金。这就是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了。 这里要重点说一说五行相克的道理。我们前面讲到金能克木,有人马上就会问:金属不是被木制伏的吗?怎么还可以来克制木头呢?其实,这里的金克木是有条件的。
根据生克制化的原理,克是指高一级的五行对低一级的五行所起的制约作用,它要求高一级的五行中有令低级五行不得妄行的力量存在。例如,在木和土之间,土是比木低的五行,由于木行旺盛,必须要借助于土以制衡其上方的水,才能使自身发达起来。土被称为木的“养”(养育之意)者。
既然土能生木,又可以制水,当然也就能够起到克制金的作用了。再如,在水和火之间,由于火性炎烈,必须借助于水的冷却,才能熄灭。水可以说是火的“制”者。正因为水能灭火,而火又能够烧干湖水,使生物无法生存,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平衡。
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没有绝对的赢家。如果某一行过分强盛,则其他四行必然衰微,如果哪一行太过衰弱,则别的四行也不会昌盛。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做到均衡调养,不可偏废任何一种元素。否则的话,身体就会失去平衡,出现生理上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