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害怕打针怎么办?
怕打针是孩子们的共同心理,但是很多小勇气们面对“讨厌的针”时,表现出来的程度不同、坚持的时间长短不一。 我见过的最勇敢的小勇士,可以很自如地让护士姐姐给他抽血;而我另一个朋友的孩子,看到白大褂就哭得惊天地泣鬼神。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帮助孩子们克服对打针的恐惧呢?!
1.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比如,在打针前给孩子一个信任拥抱,轻轻抚摸孩子的后背,或者握住他的手,安抚他的情绪;在孩子打针的时候,家长可以在一旁用温柔的话语对孩子进行鼓励(比如说“宝宝真棒!”“再坚持一下!”)。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减轻恐惧感,让孩子知道即使遇到危险的情况,爸爸妈妈永远站在他身后。
2.提前告知,减少未知带来的恐慌 我见过很多小朋友,一想到打针就哇哇大哭,就是因为对注射器、药物等产生了畏惧心理。所以,家长们可以提前跟宝宝讲解要注射的内容与流程等等,让宝贝心中有个预期,知道爸爸妈妈总是在尽力帮助自己,减少因为未知而产生的焦虑与紧张。
3.分散注意力,不刻意提醒 有些家长见宝宝害怕,就喜欢频繁地提醒“宝宝你要打针了哦!宝宝你真勇敢!”等等。其实这样的提示,往往会让宝宝更加注意“针”的存在,从而放大恐惧的感觉。不妨让宝宝继续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妈妈可以适时地给予温柔的提醒。
4.从小培养独立意识 当孩子慢慢长大,父母应该逐步培养孩子独立的意识。比如,让孩子学会自己穿衣、叠被、刷牙、洗脸、上厕所等生活技能,教会孩子正确的处置方法,以及提醒孩子时刻注意安全,多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和完成。这样既能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又能减少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更能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摆脱自卑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