肴肉怎么吃好吃?

祝冠麟祝冠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肴”字是个形声字,从肉,交声;本义是带骨的鱼肉(现在指鱼刺),可见,这个“肴”的本字就是“殽”。《礼记·檀弓下》有:“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之所为酒浆,则再拜受之,进之主人。夫人从而后,客初入门,主人自饮一爵。”这里的“酒浆”就是用酒浸泡的粮食。 《汉书·匈奴传》记载了匈奴人吃“醪醴”的习惯:“行酒用匏瓜作杯,以汁灌其中,令满,即醉,谓之‘旅觥’。”注引东汉应劭的解释:“取新熟黍米,饮中浸之。”这里的“旅觥”和“醪醴”应该就是后来的“路歧酒”“椒浆”。

以上说的都是“羹”“醴”的吃法。到了唐代出现了“烧尾宴”,上烧尾宴必须上“火炙酥酪”。宋朝时,达官贵人家里有了炉子,做饭更方便了。据周密《武林旧事·烧尾》中说:“每岁孟春,诸名士相率赴经堂,以庆新年。设席焚香,少顷,堂上一纸飞下……名曰‘催纸’……少顷复一张纸落……”这里的“催纸”其实就是现在的“烤肉”。 “火炙酥酪”怎么个做法呢?宋代的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有介绍:“先以蜜水调拌黄糖,使稀稠得所,入小甑儿蒸熟,其色雪白。以刀割块,四边修切整齐,放薄饼上,卷成圆物,急急嚼之,其味甚佳。”看来这就是后来北京的“炸酱面”或者“打卤面”的祖先了。

“火烧云”应该也是“火炙”的变体。“火烧”的前身应该是“烧饼”、“烙馍”之类,这些点心容易保存,便于携带——正是走江湖的人喜欢吃的。把这种点心做成像云彩一样的形状,更增添了浪漫的色彩。 “烧鹅”和“烤羊”应该是外来的食物。南宋时,北方的菜肴已经比较普遍了。《武林旧事·菜蔬》中就有“番鬼烤羊肉”的记载。这时的“羊肉”大概还不是用砂锅炖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