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改革创新?
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实现了哪些创新? 1978年至2017年,中国GDP总量增长约50倍、年均实际增速达9.5%;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由不到世界总量的5%到超过世界总量的1/3;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奇迹”。
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中国改革到全球价值链重塑,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一带一路”建设,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正以巨大的勇气和决心,进行一场又一场具有历史意义深远的改革。
——农村改革率先破冰 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村民按下红手印,做出“包干到户”的重大决策,由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帷幕。从包产到户到包干到户,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今年1月17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调整扶贫标准的通知》,明确现行扶贫标准是人均年收入2300元(折合356美元),比2011年的1349美元增长了116%。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时间回到25年前,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20多年来,这一机制的活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
一方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政府职能不断转变并优化。2016年我国GDP总量近74万亿元,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位、使用外资首位和大宗商品进口首位的国家。 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675元和13823元。
——对外开放扩大 从1978年到2017年间,我国累计出口了大约30万亿美元的商品,创造了大约3000亿美元的利润,这些利润中没有包括劳动力和原料在内的成本。我们还创造了大约4亿个就业岗位,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引进来”“走出去”,不断扩大开放,拥抱世界。
——全球价值链重塑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深圳华强北……一个又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书写着一个个中国制造向亚洲制造、全球制造的传奇。
从引进技术到自主研发;从加工制造到设计制造;从全球采购到打造供应链生态链,我们不断重塑着全球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