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总哭闹怎么回事?
孩子出现持续性的哭闹,父母首先要检查一下,是不是由于身体不舒服导致的,比如是否饿了、有没有大小便,衣服是否过紧,有没有蚊虫叮咬等等引起的不适,需要及时给予处理。 当发现这不是原因的时候,就可以考虑是否由于心理因素导致的孩子一直哭闹。 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可以考虑一下几点:
1.缺乏安全感 小宝宝对于陌生的环境没有安全感,如果妈妈更换了照顾的人或者环境,小宝宝会出现哭闹的情况;另外,突然将小宝宝从温暖潮湿的母婴室带到冷冰冰的医院做检查也会让宝宝产生不安的情绪从而大哭大闹。此时爸爸妈妈需要做的就是在旁边温柔的抚摸和轻拍宝宝的背部,轻轻的安抚,等其慢慢静下来后,再办理后续的事情。
2.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有些孩子的需求并不是随时都能得到满足的,比如说想睡觉,但是爸爸正好带他去超市买东西,这样就会出现情绪上的低落,表现为眼泪汪汪,闷闷不乐,或者是不断的哭闹。 这个时候就要想想,是不是之前给孩子承诺了什么事情,但是由于工作等原因没能兑现,所以要及时给宝宝弥补。比如说先给宝宝买个玩具,然后约定下次再带他去哪哪玩。
3.渴望被关注到 有些父母因为忙于自己的事情,而忽略了孩子的存在,这时孩子就会觉得自己被忽视了,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所以会通过哭来寻求父母的关注。 对于这种类型的哭闹,父母一定要及时给予回应,多与孩子进行语言和肢体的沟通,多抱抱孩子,抚触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4.表达情绪的渠道 其实,很多时候小孩子通过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特别是那些还不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感受的小宝宝。 如果妈妈发现宝宝总是哭,要试着找到哭的原因,是因为饿还是尿布湿了,又或是想要人抱,只有找到根源才能正确的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