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塘实验中学好不好?
我是09年上初中,当时武进区只有5所初中有篮球队,湖塘实中就是其中之一(另外四所分别是常州一中、北师大附中、三中、五中)。我的篮球生涯是从实中开始的,当时的教练是刘学根老师,他是国家三级运动员,在八一队待过,基本功很扎实。虽然他身材不高,但弹跳极佳,能扣篮。他对球员的要求非常严格,训练量也很大,但很庆幸的是他不会辱骂球员,只批评动作和态度。每次训练完腿都是软的,我从小个子矮小,身体素质也不好,经常挨骂,但骂完了教练会请你吃零食,所以也记不太清了。
我们校队的配置在当时可以说是豪华的。每个位置都有至少两个选择,而且都身高臂长。我是打后卫的,队里还有两个一号位,一个组织,一个突破,一个三号位,两个四号位。每一个月都会进行内部比赛,输得那个组要加训一节课。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加训,是因为我班赢了校队,刘教练让每个人做10个俯卧撑作为惩罚。 除了每周两节的体育课外,每周还会增加三到四次课外球训练,主要是体能和力量的训练,因为篮球是一项基于身体的运动。
我印象里自己练得最多的是腰腹力量和上肢力量,每次做完都大汗淋漓。因为我个子低,还要额外完成一定数量的跳绳。由于基础差,刚开始的时候每次都是最后一个做完,但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追上来,最后反而成为了队里的肌肉男,这也让我很有成就感。 因为经常参加校内外比赛,所以我在初三的时候参加了市运会和省运会,分别拿了第二和第一的成绩。
高中之后因为学业紧张,加上校队有人退出,有人进来,所以我渐渐离队,但是篮球并没有远离我。我高二时学校新建了体育馆,里面建有标准的篮球场,从此之后我每天放学加练一个小时投篮,一直坚持到我高考结束。 上大学后我又重新找了队伍打比赛,还参加了院级的联赛,虽然投篮不行,但是拼抢积极,经常被罚下,球队也因此获得“常罚不胜”的称号。 现在我工作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偶尔还能看到关于实中的新闻,学校现在培养体育生报考大学,只要过了本科线就能录取,这是不是对我的一种弥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