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母是什么生肖?
西母即是西母神,又称为“西王母”、“王母娘娘”。她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一位身份尊贵、能力强大的女性天神。《山海经》和《史记·大宛列传》中均有记载。 西母是掌管灾疫和死亡的神明。在神话传说中,西母经常与东王公共同出现,二人共同管理着人间生死。当人类死去之时,西母就会乘着五色祥云前来迎接灵魂,将其带回仙境。
同时,西母也是一位美丽的女神。传说她在自己的仙境中常年穿着华丽的服饰,戴着各式各样的珠宝,打扮得漂漂亮亮,每天沐浴芳香,饮用美酒,闲时再看神仙们下棋、聊天、游玩、打猎,好不让人向往! 但人们印象中最深刻的西母形象还是出自于东汉应劭著的《风俗通义》中的记载——“正月一日,造五辛盘,杂菜食之,名曰‘五辛盘’。二月二日,谓之‘春龙节’;妇女暴书,亦名‘晒书’。三月三日,谓之‘桃花节’;女子戴茱萸囊,男子簪茱萸枝。四月四日,饮新茗,用荆芥、薄荷等料作茶。五月五日,作粽并为门饰,插艾於户。六月六日,曝衣,谓之日‘晒书’。七月七日,乞巧。八月中秋,赏月。九月九日,登高饮酒。十月十日,阳武县令李昭,赋诗曰:‘十月初一日,开门雪满地。’十一月冬至,贺冬。十二月腊日,喝屠苏酒,逐除邪祟。”“腊月二十三日,俗称‘小年’。……又有灶神,形如美女,衣黄衣,髻梳高,眉间有白气往来,谓之‘喜神’也。”——这就是关于西母的最早记载了。从这一方面来看,西母似乎是一位温柔可亲的女性神明。 而到了宋代,西母的形象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她的地位变得更高,甚至超过了东王公,变成了男阴女阳的生殖崇拜符号。宋人陈元靓所著《岁时广记》卷十一引《清波杂志》中记载的“十二月景物”便提到“癸丑日,祀勾陈上帝于三宫后之西,西王母于三宫前之西。” 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清明》中也谈到在清明节有祭拜西王母的民俗,“京师清明日,民间多有西王母祠,俗呼为‘桃姑庙’。妇人买将归,以卜生子。”——这似乎是在暗示着西母与生育能力的关联。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明代以后,西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了被遗忘在时光洪流里的女娲姐姐…… 参考资料:
1. 徐珂.(1921). 清波杂志校补. 北京:中华书局.
2. 王国维.(1974). 古史新证. 北京:中华书局.
3. 周作人.(2017). 日本古典文学译丛第一辑(全八册).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