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大的宝宝湿疹怎么办?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是发生在0-2岁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皮肤病之一。临床表现为对称分布的红斑、丘疹或小水疱等,可渗出、结痂,局部可有剧烈瘙痒感并反复发作。婴儿湿疹病因复杂多样,一般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患儿往往有特异性体质),外界环境如食物和食物添加剂、衣物摩擦刺激以及机体自身的代谢等原因均可诱发或加重病情;治疗上主要以去除诱因、止痒抗过敏为主,同时注意保湿护理。临床上常用的外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类(常用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常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及非甾体抗炎药(多用于急性期,如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另外还可以选择炉甘石洗剂止痒收敛、生理盐水湿敷以缓解炎症反应等。对于皮疹比较严重的婴幼儿可选择复方苯海拉明乳膏、硼酸氧化锌糊膏等。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物均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尽量避免搔抓患处,以免引起感染;
二、尽量减少外界不良刺激,如热水烫洗、过度清洗、暴力搔抓及接触碱性物质等。
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进食易致敏的食物如鱼腥虾蟹、牛羊肉等食物,同时要避免食用海鲜类食物以避免诱发或加重病情;可适当补充富含纤维素类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
四、室内温度不宜过高、注意通风,减少尘螨含量,防止孩子接触毛发。
五、应给患者穿宽松衣服,贴身衣物宜纯棉质地,避免化纤织物对皮肤刺激;同时注意皮肤保湿,可使用含有天然保湿因子的护肤霜保护皮肤屏障,减少外界刺激。 总之,婴儿湿疹是一个慢性过程,容易反复,在合理用药的同时,还应及时纠正诱发因素并加强日常护理,相信会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