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生肖属于什么?
属“亥猪” 亥为水局,猪为水畜;又亥居十二地支的首位,称为“元首”,所以又叫猪儿、小猪、黑猪、粉猪等等;而且猪是家养的动物,又被称为“家猪”。 古时候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猪”这种家畜,只有野猪和家猪两个品种。《礼记·月令》有云:“(孟冬之月)杀豚以祀,天子朱毳(赤绂),执驹(未成年小马)。”注曰:“是月也,君子始戒禽兽之毒。天子乃修群神之位,肆祭,下堂。小宗伯命卜筮,具百物,御在庙,朝诸侯卿大夫,使报祀。”其中的“执驹”就是以未成年小马为祭祀用的牺牲。
先秦诸子百家著作中多有“豕”字,如《庄子·秋水》有“河伯以为天下美矣,而孔子曰:未也。彼为鼠肝,此其大,故曰:未也。”其中“鼠肝”的“鼠”字,就是“豕”,意思就是一只老鼠大的猪肉。另外《墨子·公输》中的“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郢之田,雉兔网罟(gǔ)罘罳(fǒu sī)”(云梦泽里有犀牛、野羊、麋鹿等野生动物⋯⋯郢都被野兽霸占的田地里,到处都是捕猎的罗网)。这里的“豕”指野猪,也就是现在的野猪祖先“欧洲野猪群”。
汉代画像石、砖上有猪的形象,可见养猪业已普及。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对“豕”的解释是:“豕,彘也。从豕,象其尾。”说明猪的外形特征。东汉王充所著《论衡·书虚》中有这样的话:“屠牛、烹猪,露刃晨炊。”说明那时候已经用杀猪来祭祖了。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雅士经常做诗作文,其中常常出现“猪”的字眼,如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咏怀》诗中有“鱼丽新酒熟,豕肥山菜滋……”唐朝李白《送友人入蜀》有“锦城丝管日喧阗(tián),玉人歌舞尽精妍。”;宋朝苏轼《刘景文见和再作两绝句》有“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羹,喜随流民入城耍。”这些诗句中的“猪”字的意思都是今天的“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