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子企业都怎么了?

冷振光冷振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在日中资企业,同时也是IT从业者的我,最近正好在研究日本的IT行业。于是以“日本电子企业都怎么了”为题目写了一篇长一点的解答。 这几年日本电子制造业的没落可以说是有目共睹的。2012年NHK播出了这样一档节目 当时被调查的丰田汽车制造所属的丰田工业(现在的丰田通商)的营业利润率已经低到2.6%。而日本全国企业的平均经营利润率为5.9%。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生产制造业,它的盈利水平低于全社会平均水平的一半还要多。

为什么一个日本的汽车制造商会亏损这么多?!原因就是他们投入了巨大的成本来研发新能源汽车。可以看出,丰田的这个battery in a box的电池包非常具有分量感…… 而丰田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日本政府为了振兴本土产业制定了庞大的新能源计划。除了丰田之外,本田也在大规模投入研发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

于是日本国内的半导体行业就遭了殃。因为汽车对半导体行业的意义十分重要――它是一个大型的集成电路(IC)用机器。原本日本的汽车产业是依赖国外(主要是美国)的芯片厂商的。但是为了实现国产化,日本的汽车制造商不得不投入巨资建立自己的芯片设计厂和晶圆制造厂。然而由于人才和技术的原因,这些新建立的半导体工厂很难得到理想成果。于是它们只能大量采购二手的设备,甚至包括中国台湾省的废旧设备。

结果就是日本半导体行业这几年一直在亏钱,像索尼这样的大厂也不得不把本属于消费电子产品的利润来补贴半导体部门。而整个电子制造业的没落也是因为日本政府希望通过财政资金的倾斜来拉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 事实上,从2003年起,日本的GDP就已经没有增长。去年,日本的人口开始负增长。

如果现在还是通过政府资金扶持的方式无法让电子行业起死回生,那么可以预见未来的日本将没有哪一个行业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了。这才是最让人感到悲哀的地方。

沙素萍沙素萍优质答主

日立旗下的图像传感器子公司,已经正式出售给了中国资本所控制的投资基金——北京君正。日立的图像传感器,在汽车和数码照相机这两个重要领域,都具有非常强的传统竞争力,而随着近年来移动智能终端的兴起,在小型化、高像素等方面优势的传感器产品需求量大增,以索尼为首,日韩美欧都加强了传感器方面的攻关和量产。日立由于自身整体实力的下滑,而在此轮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在半导体显示领域,日企曾经有过绝对的领先优势,如今也在全面滑坡。夏普和松下都被富士康等外资本所控制,索尼也宣布退出液晶产业的争夺,而唯一还在液晶领域死撑硬抗的JDI公司在经营上一直不见好转。由于AMOLED技术进步、应用范围扩大,以及车载显示屏市场的逐步升温,都对日本企业产生了很大打击。在这些新的液晶显示技术的争夺中,日企也没有取得多少优势,而来自中韩两国的竞争者攻势极猛。

在电子零部件领域,也是同样的局面。日本电子零部件的竞争力,曾不次于在电子整机领域。然而在车载、通信设备、消费电子等领域,中国、韩国、台湾地区、东南亚国家的产品已经全面后来居上,特别是中国的电子制造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因此在市场占有率上,日本企业纷纷沦陷。特别是进入2018年,以MLCC为代表的电子零部件产品,呈现断崖式下降,这也给日本和台湾地区的相关制造商带来极大打击——不仅销量下滑,价格还受到遏制,双重打击之下元气大伤。

在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日本企业同样全面败退。日本企业曾经在存储器领域大获全胜,但随着美、韩、中三国的崛起,如今在存储器市场已基本看不到日本产品的身影。更为重要的是,如今全球半导体产业都围绕着移动智能终端和数据中心来发展。例如,在半导体代工产业方面,台湾地区企业占据着绝对优势。大陆企业也在积极发力,但还没有全面投入量产。美韩两国企业都有布局,但是规模还比较小。而日本企业,还在做着PC用CPU以及PC周边IC的代工,几乎没有布局先进工艺生产线。在芯片设计环节,也是这样的情况。日本企业还在PC、服务器以及桌面打印机等相对传统的领域耕耘。而新兴移动智能终端和数据中心的产品上,投入严重不足。

从以上几大类具有代表性的电子产业,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日本电子业的现状。那就是,在市场占有率和销售收入上,日本企业全面败北。而日本企业之所以遭遇如此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日本电子企业,过去曾靠劳动力成本低、产品质量好、技术创新能力强,从而获得丰厚利润,在全球半导体电子产业中独树一帜。当年日本电子制造业的成功,除了其国内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其技术创新能力。但是近年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技术创新活动日益萎缩,而电子产业又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产业,因此日本电子企业就首当其冲地出现大面积衰退。

二是日本电子业的衰退与美国因素有关,特别是与美国政府实施新贸易保护主义有关。美国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向日本政府施压,迫使日元升值,这就使得日本产电子产品失去了价格优势。同时,还迫使日本政府在本国市场设立各种贸易壁垒,从而压缩了日本电子业的国内增长空间。这就导致了日本电子企业不得不向海外转移,结果在被美国控制的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不利地位,产品利润率大幅度下滑,失去了竞争优势。

三是日本电子业的衰退与自身决策失误有关。日本电子业的经营战略,大多是依靠自己的一己之力,通过垂直整合的全产业链模式进行。因此,日本电子企业承担的风险巨大,而收益却十分有限。例如,在存储器领域和液晶显示领域,一旦出现投资过剩,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企业就会因为没有盈利空间而全面亏损。特别是当具有后发优势的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展开价格竞争之后,日本企业首先丧失了竞争力。相比之下,同样采用垂直整合模式的韩国企业,或者在美国的扶持下、或者通过海外并购,保持了较高的研发投入和市场竞争力。

与日本电子企业不同,美国、韩国、欧洲、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的电子企业基本没有采取垂直整合的全产业链模式。例如,美国企业大多专注于芯片设计(fabless);台湾地区基本专注于芯片制造(foundry);中国大陆企业则在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电子零部件、电子整机上全面发展;韩国企业则在存储器芯片以及显示器件两个单点上重点突破。因此,整体上看,在产业上中下游的布局上,日本电子企业全面处于劣势。而且在半导体行业进入衰退周期时,也更加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