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何去何从?
作为一个在汽车产业从业多年的从业者,看到如今中国汽车的局面,确实很感慨 先说个题外话,现在很多人拿特斯拉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标杆,但是大家忘了,其实早年间国家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时候,很多企业都是被寄予厚望的。比如比亚迪,2013年的时候,它的新能源车型销量已经是国内第一了 再来看一个数据,根据中汽协的数据,2017年,我国汽车出口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长安、吉利和上汽分别位列前三,后面还有东风、一汽、长城等老牌劲旅。再看现在的出口排行榜,已经换了一种风格(2022年1-5月汽车出口排行) 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于2018年开始,国家开始鼓励汽车“走出去”,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于是我们看到,从2018年开始,自主品牌车企开始疯狂出海,除了原有的长安、哈弗等以外,奇瑞、上汽大众、神龙等也都纷纷发力海外市场。那么这个时候问题又来了,这些汽车品牌是原滋原味带着中国制造基因走出国的,也就是国外消费者买到的车是完全和中国市场一样的,那他们究竟买了辆什么车呢?——中国制造!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自主品牌这几年在国外市场上的成功,完全是靠政策推力+品牌力和产品力的逆袭,当然,我们也是值得骄傲的,毕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那为什么我要说这个呢?因为我始终认为自主品牌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代表着我们国产车真正被世界认可,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把这种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输出到全球各个地区,这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 我想,如果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做到像华为一样去制裁海外车企,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说回正题,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无论合资还是自主,各家都是拼老命的样子,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汽车这个消费品已经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同时,因为竞争的原因,各家为了降低成本,都在拼命压供应链价格,这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购车成本会越来越少。
但是,如果中国车市整体萎缩,各家企业都死撑的话,谁会第一个倒下呢?我想,肯定是实力最弱的那一个 ———那到底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