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判刑多少年?
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作了明确规定,以年龄划分,将犯罪分子分为3类: (一)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认定为“未成年人犯罪”;
(二)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认定为“少年犯”;
(三)年满75周岁的老人故意犯罪的,认定为“老年人犯罪”。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犯罪嫌疑人,在量刑时会有不同的标准。
例如,对未成年人作案的,《刑法》规定: 又如,对高龄老年人作案的,《刑法》规定: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未成年犯罪”——比如盗窃等,都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适用缓刑、减刑以及免除刑事处罚的具体情形作了具体规定: 根据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对于“未成年犯罪”的处理一般包括以下几步: 根据上述处理流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对于“未成年犯罪”,一般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但并非所有“未成年犯罪”都能如此处理——尤其是抢劫、贩毒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
对于这类犯罪,必须依法惩处,但是也可以适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何把握这个“度”,则需要法官依据案件的事实和情节作出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