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为什么这么高?
首先,中国的税收体系是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在公有制为主体、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计划经济制度下,国家是生产和分配的主体,一切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都由国家统一调配使用。在这种制度下,国家有权无偿地调用任何个人和单位的资产。当然,政府也要承担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义务。但无论怎么说,当时的税只是一种调节收入分配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工具。这种制度和观念上的因素无疑是中国税务高的根源所在。
其次,我国的税收立法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而征税权属于国务院。这种中央集权的税收体制使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没有主动性和动力去减少税收征收。因为不管他们如何作为,上级会很快把他们遏制住。这样,税收就成为一种“刚性”支出,而且越集越多。这也是我国税收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低工资高税收的政策。这固然有利于实现平均分配,但这种做法必然导致两个后果:一是财政税收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增大;二是企业和个人负担过重,缺乏积极性。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逐步改变这种现状,提高企业和个人的收入水平,同时相应降低税收的份额。这是我国税务逐渐走低的原因所在。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税收总额下降,但是我们的税收支出却在增加。这是因为随着税收制度的完善,政府的征管能力不断增强,偷逃税现象逐渐得到遏制,税款流失率不断下降。原来从社会收入中无法征收回来的税额现在变成了实际收入,尽管纳税人少了,但税收总收人并不低于过去。不过,由于税收支出的增加是由于制度完善的缘故,所以实际上增加了纳税人的税费负担,只不过是这种额外负担被掩盖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