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递减利率怎么算?
在贷款实际生活中,出于种种原因,很多借款人办理贷款以后,往往需要提前偿还部分或者全部贷款,于是,贷款银行要按照剩余本金重新计算月还款额,即重新计算客户递减利率。
一般而言,提前还贷有两种方式,一是到银行直接用现金还款,二是办理约定还款,在约定还款日从客户的储蓄账户直接扣款。这两种方式在办理提前还款时,所采用的计算方式略有区别。
根据有关规定,银行在客户要求提前还款时,如用现金或者直接到柜面还款,柜员将按照原合同规定的利率和剩余本金以及剩余期限,为客户计算应还未还利息和本金总和,客户还款后,银行将按照原合同重新为客户提供还款计划。这种方式计算出的月还款额是严格按照原合同规定的,不存在什么疑问,所以一般也不会产生纠纷。如果客户采用的是约定还款方式,银行的处理就变得相对麻烦一些。
一般而言,在每个约定还款日,银行在扣除该还款日应还的贷款利息和本金后,会按照剩余本金、原贷款利率、和原贷款剩余期限重新为您制定还款计划。在这种情况下,客户的贷款利率是按照原合同规定的。但是实际上,很多客户因为不了解情况,都认为银行应当按照新的剩余还款期限和原合同规定重新计算利率,即如果还款期限从原合同规定的5年变为不足5年,应执行五年以下档次的贷款利率。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存在疑问,因为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对五年以内不同档次规定,半年以内、半年至一年、一年至三年、三至五年贷款利率相同,没有区别。因此,在约定还款时,即使按新的剩余还款期限重新计息,也应当和原贷款利率是一致的,不存在利率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