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属于什么五行?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的关系。木、火、土、金、水五气又是万物的原始物质。因此,木、火、土、金、水就作为五种元素(化学元素的元)成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的基础。
在中国哲学中五行学说是用五种物质(木、火、土、金、水)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演化、构成和变化、秩序和结构的宇宙结构理论。五行(Wu-hsing, five elements)一词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炎、阜,润下作?!笨傊??!妒芳恰贰肚鳌返认笳?,对五行相生相克的次序作了完整而确切的解释。
五行说最早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哲学,以《尚书·洪范》和《左传》记载较为详实,形成系统的学说始于战国时期,在秦汉时期与阴阳、天人感应结合起来,成为古代中国支配医学、建筑、学术、占卜、术数、堪舆(即是民间所说风水)和天文等哲学的宇宙观与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在中国古代,五行相生相克是古人世界哲学观与宇宙观。虽然五行说与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同,但是,它作为哲学思辨的尝试,在古代认识世界中起了重要作用,仍不能忽视其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