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好吗?

陆汉振陆汉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师资雄厚,实力强劲,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全国重点大学。

该校的前身——杭州工业专科学校,成立于1959年。经过五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浙江理工大学已经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理、工、文、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浙江省省属大学,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高校""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高校"和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高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建校以来,学校秉承求知求实、笃行躬亲的思想,已经为国家培养了十万多名毕业生,他们大多数已经成为纺织、印染、机械等工程技术领域和管理岗位上的骨干力量。近年来,学校在大力提升办学实力和水平的同时,不断加快国际化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浙江理工大学办学特色鲜明,工程教育实力强劲。有51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学、理学、文学、艺术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和哲学等9大学科门类,设有流体传动及控制研究所、机电产品检测技术研究所、计算机信息工程研究所、高分子研究所等多个国家级、省级、校级的学科研究机构以及30余个教学和实验中心。

在51个本科专业中,有6个国家级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15个浙江省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6个重点学科,5个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1个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重点学科,拥有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工程硕士(8个工程领域)、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 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浙江理工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目前,全校教职员工1700余人,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拥有正教授200余人,副教授44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教师占80%,有200多位教师具有海外学习研究经历。

在1200余名专任教师中,有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中国纺织学术大奖1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浙江省"千人计划"特聘专家5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5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0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部级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等9人。在教师团队方面,有国家教学团队1个,浙江省教学团队4个,省级创新团队2个。雄厚的师资为学生成长搭建了广阔平台。

近年来,该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科技创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10~2014年度,承担省级以上教研项目153项,其中2013年12月,该校在第八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二等奖4项,是浙江省获国家级二等奖最多的单位。近年来,本科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等各类学科竞赛中成绩优异,"挑战杯"竞赛成绩连续三届跻身全国高校前30强和浙江省第1名,并获得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发起高校资格。

学校积极开展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实力不断提升。学校有6个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2个浙江省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培育),1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2010~2014年,学校教师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五部委招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6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团队1个,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85项。

学校是省属高校中唯一一个连续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的高校(3项)。学校年科研经费近1.5亿元。2010~2014年,发表SCI收录论文1404篇,ESI高引论文27篇。

学校的学术交流十分活跃,国际化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果斐然。学校与23个国家(地区)的100多所高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与法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20多所著名高校开展包括2+2、3+1、3+2在内的各类国际合作培养项目60多个。其中2+2等联合办学项目的教学质量得到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的高度评价,被誉为中外合作办学典范。2007年开始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举办中英国际学院(本科),与浙江大学合办法语等小语种班。学校自1999年开始接收来华留学生,目前已接收40多个国家的2000余名留学生来校学习。2008年以来,学校连续承办欧盟委员会"Erasmus Mundus"项目"ArtTextilein Eurasia--Dyepark"国际学术会议,该会议被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列为年度重点学术交流活动。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来华留学高校先进集体",被国家汉办列为首批46家“孔子学院奖学金”预科生培养机构之一。学校为浙江省来华留学研究生工作试点院校。

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合作,与美国奥本大学、俄罗斯乌拉尔民师大学、捷克帕拉茨基大学等签订校际全面合作协议。学校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国际天热能协会在中国的唯一合作单位,建有国家首个国际清洁能源技术大学合作平台-清洁能源研究院,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密歇根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开展清洁能源技术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学校与日本大阪教育大学合作成立的中日儿童文化研究中心获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首个教育学特别委托项目。学校被中国科协评为2012~2013年度、2014~2015年度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被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为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组织单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国际服装设计与营销优秀中心"。

学校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在纺织印染及机电行业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被业界誉为"全国纺织大院",设有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织造分中心、国家纺织面料馆织造分馆、国家纺织机械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以及国家丝绸及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2005年学校被科技部确定为重点建设的17所高校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高校之一。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是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教联盟理事长和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产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学校是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培育单位,是浙江省仅有的2家高校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培育单位之一。学校已与浙江省90%以上县(市、区)政府及纺织印染、服装、机电、装备等行业企业及一批海内外知名企业建立全面科技合作关系,服务社会成效显著,被授予"浙江省2013年度高校科研服务企业先进高校"。2010~2015年,获得与企业、政府横向科技合作项目5857项,科研到款4.18亿元,其中2015年度横向到款7227万元,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列,社会科技服务成效显著。

学校注重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实行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进学生(研究生)社团活动,2006年被列为浙江省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试点单位,学校学生管理、就业等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在团中央、教育部开展的第二阶段"大学生骨干培训计划"实施单位遴选工作中,学校入选的大学生骨干培训类别和人数均为全国高校之首。学校大学生艺术团连续十年被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团中央四部委评为全国大学生艺术团先进集体。学校2009年被评为省"三育人"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被评为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先进单位,2014年11月,学校被省高校工委确定为浙江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学校坚持走新型特色名校发展道路,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实力明显提升,2006年,在《光明日报》主办的"中国大学竞争力报告"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国一流大学”。

学校在60年的建设发展中,形成了"求知求实,笃行躬亲"的大学精神,确立了以纺织、印染、机电、装备等为代表的一批传统优势学科,办学实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在新世纪的新起点上,学校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重点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在此基础上,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性特色大学,朝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迈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