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标注夺冠军的人?
北京报道 “问世界,谁与争锋,我是陈一冰,我是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北京祝福你》MV中,著名体操运动员陈一冰在演唱中第一次用中文说出了“冠军”这个词。 自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体育媒体首次引进“金牌”概念以来,中国一直以来都有相对完善和成熟的“击鼓传花”式赛事宣传方式。
但是,从2008年北京奥运开始,一切都不一样了。 尽管体操比赛在第二天才正式打响,但是头天晚上的表演赛上,中国选手陈一冰力压群雄,如愿获得冠军,也正是这个第五个冠军使陈一冰成为中国体操界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但是,中国的电视媒体却对此只字未提。随后,中国跳水队在当天凌晨飞抵北京,刚刚下飞机就已经直接进入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进行赛前训练。而中国的电视媒体也未能第一时间采访到他们。直到当日体操比赛开始前一小时,中国媒体才将此前跳水队的一切放在屏幕上,连线北京电视台的体操现场报道,将中国的体操运动员“挂”到电视机前。一直到结束,中国媒体“独家”曝光的只有中国跳水队在机场的训练画面。
尽管一些新闻界的朋友指责中国媒体违背了新闻价值规律和职业准则,但是,中国体育新闻界的老前辈李准却对此解释为中国媒体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冷静”。李准说,中国的新闻媒体不能“乱”,尤其是中国的体育新闻媒体更不能“乱”。他认为,在2008年“奥运之年”的关键时刻,中国的媒体人更需要用职业准则来强化自身的行为和认知。尽管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时间里,中国已经越来越多的融入了国际体育舆论环境之中,但是,要取得与世界体育舆论的一席之地,就必须用世界通行的规则来进行对外传播。
对此,陈一冰也很理解。 不过,为了在世界体育舆论中争得一席之地,中国体育界急需向世界展示一种更全面的体育精神和更高层次的“体育教养”,因为,只有实现了体育精神的“升华”,才能实现民族精神的“飞越”,才能完成一个“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晋级”。从这次中国体育媒体在报道北京奥运会上的表现看,这样的“变化”对中国体育界来说已经势在必行,且已经走在了“变更”的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