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食火吃什么药好?
小儿食火的原因:
进食过多
由于孩子是快乐、好奇、不知饥饿的,当他(她)看到喜欢的东西时,便想马上得到并吃了它,加上父母一味迁就,不让孩子(她)饿一饿,结果使孩子胃内食物过多,胀得难受,引起胃胀。这时需要给孩子消食导滞。
食物成分不当
一些性味甘寒的食物,如绿豆、苦瓜、鲫鱼、螃蟹、田螺、莲藕、空心菜、白菜、苋菜、萝卜等,属于生冷之品,吃多了容易伤胃;一些性酸的主食,如糯米、大米、冰糖、蛤泥、海参、乌梅等吃多了容易引起胃酸;另外还有药食两用的食物,如荷叶、白萝卜、五味子等,由于其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较高,有些家长常当成蔬菜或零食给孩子吃,殊不知这些食物容易损伤脾胃,助湿生痰,引起消化不良,甚至腹泻。
喂养不当
家长缺乏喂养知识,每日喂量过多,或一二岁还以奶类为主食;或喂养不够经常饿肚子,这两种情况都能引起胃呆、胃异。
如何给孩子去食火
山楂。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微温,入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化积、活血化淤的功效,尤其擅长消除肉食积滞。中医认为,儿童的脾胃稚嫩,吃得多容易伤胃。山楂有缩小粪便体积的功效,可促进肠胃消化,加速肉食代谢。山楂剂又能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
中成药。若患儿食火较重,影响睡眠,大便干结,口臭明显,可用健胃消食片、化食健胃丸、消食除湿丸等;若患儿食火不甚,口中粘腻,胀闷不适,可用沉香化滞丸。服法皆可按盒内说明服用。
服用保和丸。保和丸是在茯苓、陈皮等中药的基础上加山楂等制成的,主要作用是清热、消食、健脾。服用此药时要注意:若是患儿大便稀溏、腹胀,不宜服用此药;六七月患儿如出现痢疾,则不要服用保和丸。
服“焦三仙”。此药主要成分为山楂、神曲和麦芽,功能相似,药效略差,比保和丸作用稍弱,但比煎中药方便。
若患儿因积食引起的腹胀、呕吐等症,用药后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若用药后呕吐停止,腹胀减轻,便溏腹泻,腹中排气较多,则说明患儿积食已消,可以继续服用,待腹胀完全消退后即可停止。
药物治疗食火一定要在中医的指导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