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应该怎么做?

逮惠阳逮惠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又到幼儿园招新生的季节。看着孩子们牵着家长的手,一步三回头的走进幼儿园的门口,眼里含着泪花。在幼儿园里,有小伙伴的哭闹,有老师的教导。在陌生的环境里,他们又开始过集体生活。作为他们的老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帮助孩子们适应新的环境

新的环境,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很不适应的,特别是改变生活环境(如家庭、学校等)的时候。孩子们很容易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如伤心、害怕、忧郁等,当然也有高兴、快乐的。作为家长、老师,要理解孩子们的这些情绪由然,有时适当的保护、鼓励,有助于这些不良情绪的自然脱落。但过度的保护反而会让孩子们对新的环境产生更多的敌意和畏难情绪。

孩子们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有时会表现在具体的生活困难上没有吃的,没有喝,不会大小便等方面,这时候,给予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对孩子进行生存教育—让孩子学到生活自理的能力,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个性。因为对于孩子们来说,只有当他们真正独立,没有依靠,才能真正意义上的适应新的环境。

热爱幼儿,尊重幼儿

现在大部分的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家长们都是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孩子们会变得任性、脾气暴躁、自私……其实小孩子都有一个相似之处:喜欢玩,爱闹,玩起来的时候,就根本不顾及是不是会把东西摔坏,会不会把衣服弄湿。这时作为幼儿园的老师们,就应该对他们严格管理。虽然我们应该理解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这里来时的期望:希望孩子们能养成好习惯,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学会自我保护。但是老师们也应该明白,孩子还小,他们不懂事,我们应该理解孩子们,尽量不让他们遭受惩罚。就像《小精灵和鞋匠》这个故事一样,小精灵由于不能对鞋匠的责骂、虐待、忽视无动于衷,反而激怒了他,不仅以后再也不到他家去做工了,后来当鞋匠知道错时,想要小精灵回来时,小精灵却再也不回去了。所以,爱的教育是要从小时候就就要开始的,不然等到孩子们长大后,他们会不懂得怎样去爱别人。

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家长把孩子摆在“神”的地位,期望值非常高,要这要那,生怕孩子得不到好的照顾;有的家长则把孩子摆在“奴”的地位,这不允许他做这件事,那不允许他做那件事,生怕孩子惹了祸,更怕孩子受伤。有的家长把调皮的和聪明的好好区别,有的家长把聪明的和坏的好好区别,其实,孩子是他们的思想在表达。我们在工作中要一视同仁。

要关注每一个,关注的就是全体,全体了,每一个都会好的。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关键是老师怎么去发现、激发和展示他们的优势。作为老师,要多看孩子的优点,多赞赏孩子所做的事,尽量忘掉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如果实在找不到孩子的优点,那么就当你是没有近视眼,看到孩子就赞叹:“这个孩子鼻子真挺!那个孩子手真长!”而孩子们听了,必定会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喜欢老师和喜欢老师和他们在一起。

正确对待孩子的不足

任何一个孩子都有缺点和不足,我们老师要学会欣赏孩子的优点,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创造条件,让孩子的弱点在一定限度的锻炼中得到改善,在不断地批评和教育后有所改进,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孩子过不去。在幼儿园里,一些孩子特别腼腆,在集体活动中,不敢向老师同学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时我们应当主动地鼓励他们,使他们树立起信心,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其他孩子见到这一种情况,也应该主动地帮助他们,而不应该嘲笑他们。

教师要让幼儿生活在集体中,就必须遵守集体生活中的规则,约束自己,成为孩子们的榜样,并教育孩子们树立集体主义精神。

正确的教育孩子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希望那些在幼教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静下心来,真正明白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正确的,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