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莲塘村在哪里?
莲塘村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是一座有着近400年历史的古村庄,村内的房屋多为明清时代建造,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莲塘原名元头村,因村口有一口鱼塘叫“元头坑”而得名。元代末年,张、李两姓人家从南雄珠玑巷迁居至此定居,繁衍后代。到了明永乐年间,周姓人家从福建迁来并与张、李两家联姻,成为当地的大族。
莲塘地处宝安县境内,靠近宝安县城(今深圳市宝安区),毗邻西丽镇,西北临蛇口工业区,东南靠深圳大学,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自明代起至民国时期,随着珠三角地区和香港产业结构的调整,这里的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当时宝安县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手工业生产基地。在清末民初,这里所产的“元头鱼”,因其肉质鲜美而被列为“新安八景”之一。
1956年是莲塘历史上重要的一年,是年,宝安县人民政府决定在莲塘村设立国营农场,并成立由吴凡任局长,詹如柏任正职的宝安县国营农场委员会,专门负责农场的生产建设。
为了加快开发建设步伐,1958年初冬,宝安县人民政府组织一千多人的工程建设队进驻莲塘村开展土地整理,同时兴建农场办公大楼、职工宿舍和新墟街场等建筑。这些工程只用了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就全部建成,充分显示了“大跃进”时代“边设计、边施工、边投产”的建筑速度。
据原国营莲花农场的老工人回忆,那时候,白天他们要在田间劳作,晚上要学习各种政治思想文件或参加各种娱乐活动。每逢节假日,歌舞团还会到各生产队为群众表演节目。在当时,莲花农场可谓是“五业并举”,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除了种植水稻外,还种植有荔枝、芒果、椰子、橡胶等多种热带亚热带作物。
1979年以后,随着经济特区的建设和发展,许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马实施,需要大量的砂石料,而莲花农场拥有天然沙矿,便成了首选之地。1983年起,莲花农场停止发展农业,转为以采砂为主,兼营建筑材料加工的大型国有农垦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