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跟泰国隔个什么材料?
在云南的景洪(西双版纳),有个神奇的地方——傣医研究所,它是中国唯一的一所研究傣医药的科研机构. 什么是“傣”医呢?“傣”是傣族的简称。历史上,傣族人民曾用象神、象医学的形式祭祀本民族的保护神——“象神”。据说,他们发现动物中毒后,往往将中毒部位放在大象的鼻子下吸闻,就能解毒;遇到创伤出血,也将伤口放在象鼻下而止血。这些神奇的本领,引起了古代中国人对亚洲象的深深崇拜。于是,人们想象着用象鼻吸水能治病。后来,这种想象逐渐变成现实,产生了独特的“象医疗法”——即现在所称的“傣”医疗法。
1958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国政府向印度政府赠送一头象牙及制作显微镜用。这头来自印度的牙象,来到了中国西南的西双版纳。然而,它的使命不在于食用或观赏。国家打算用它做科研工作--调查亚洲象的生理构造和生活习性以及药用价值等。这头大象被命名为“姗姗”,取迅速之意。它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实验动物组的成员之一。
60年代初期,北京、昆明等地相继成立了以观察和研究人类行为为主要任务的“人类行为研究所”。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渐渐发现,一些民间流传的治病的单方、验方颇有成效。为了找到科学的解释,他们开始探索传统医药的科学内涵,并注意搜集整理少数民族的传统医学知识和用药经验。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卫生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发掘、整理、继承和发扬民族医药遗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开展民族药的研究。
作为这个计划的一部分,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培养民族医人才的基地——云南民族医学院。还出版了《民族医药报》,编辑出版了大批的民族医专著。
在这些研究成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植物药材的鉴定。 原来,当地居民经常采药并用其治疗疾病,但所采药物大多数为野生植物,很少人能确切知道药物的学名、科属和有效成分。专家们针对这一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他们把西双版纳地区的热带雨林分成若干区域进行考察,记录各区域植被的特点和有代表性的动植物种类,进而找出该区域的主要药用植物,并分析、验证它们的药效。
他们先后收集到可供药用的植物4000多种,编写成详尽的资料集。经检验和分析,发现了许多新的有效分子成分。这些成果,不仅填补了我国药学研究的空白,而且奠定了傣医药学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