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烧打退烧针有副作用吗?
首先明确一点,所有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所谓的副作用是指用药后,一部分病人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这些反应本质上是药物的副作用;但不是用了药都会出现副作用,这与药物的使用剂量、用药途径以及病人的个体差异都有一定关系。 那么,小儿发热时,在排除严重疾病的情况下,一般都可以先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退热,对于高热患儿可以使用一些药物辅助退热,但必须严格掌握剂量和用药时间,以免产生毒副反应。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包括水杨酸类药物(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制剂。
1. 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非甾体抗炎药之一。能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解热镇痛的作用。对乙酰氨基酚可通过消化道和肾脏两种途径代谢。 口服剂型起效较快,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以中度发热最为适宜。不良反应较少且较轻。
2 .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最经典的解热镇痛药,具有消炎、抗风湿、止痛、退烧作用。不过现在很少用到该药治疗儿童发热,因其可能造成瑞氏综合征,严重的可导致死亡或智力低下。
除了这两种药物以外,目前临床上还常用到某些中成药辅助治疗小儿发热,如柴胡注射液、清热解毒口服液等。如果孩子的体温不是特别高(腋温<38.5℃)且无高热惊厥史或其他神经系统表现,可以先使用上述药物对症治疗。但如果服用4~6小时症状仍无缓解或持续高热,应及时就诊并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孩子发热初期,在没有出现高热惊厥或其他重症的情况下,多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同时辅助适量药物治疗即可。但应注意服药后体温下降的情况,若体温明显下降,患儿精神状态好转,则可继续观察、不必过分担心;反之,若服药后体温反跳,甚至高于平时,则应及时就诊、查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