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有什么作用吗?
“五劳七伤向盐酸,四肢无力转腰酸”【五劳】心劳、血劳、脾劳、肺劳、肾劳; 【七伤】喜伤痛,悲忧伤,积恐伤,怒暴伤,思虑伤,饥饱伤,劳累伤。 这里指的酸,是中医概念里的酸,而非化学意义上的酸味。中医认为,五味入五脏,酸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注意与西医解剖学上的脏器的划分一致)《素问·五脏生成论》曰:“诸酸皆属于肝。”可见,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及病理变化都同酸的关系十分密切。
1.水液代谢: 水液在人体内的正常运行是由三焦腑所决定的,而三焦腑具有输送津液的作用。《类经》指出:“三焦者,水谷之气,流通无滞,是气化之原也。”“盖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之所出也。”若三焦腑的气化功能受到抑制,则水液运行受阻,出现小便短赤或淋沥不尽等病状。如果身体长期湿热郁阻,还会引起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失眠健忘、心烦易怒、胸胁苦满、口苦口干、腹胀腹泻、腰膝酸软等症状。这时可以用一些酸性药物,如乌梅、山萸肉、酸枣仁、五味子等,这些药可以收敛固涩,帮助清除体内的湿热之毒。
2.免疫功能: 人体有一个天然屏障,称为人体黏膜屏障,它由鼻黏膜、气管黏膜、支气管黏膜和肠黏膜等组成,这是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的最有力武器。其中,肠道粘膜屏障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体内细菌、病毒等各种病原体感染最多的部位,保护胃肠道,对提高人体抗病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则广告词——“喝了它,肠胃更健康!”实际上,多吃酸性食物,有助于增强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量,帮助消化吸收,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3.其他 中医学认为,“有诸内必形于外”,也就是说,身体的疾病会在外面表现出来。根据外在表现来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是中医独特的地方之一。从这一点上来说,多观察自己,特别是仔细观察自己的饮食喜好,对于维护身体健康有很大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