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规模怎么看?
基金的规模有大小之分,还有是否流通之区别。 这里讨论规模的两种分类。 1、按照基金份额是否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可以分为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 2、按照基金单位净资产值的大小,可以分为中小型基金和大额投资基金。
(一)小盘基金 所谓“小盘”,通常指基金的资产规模小于10亿元。由于目前国内证券市场还不能反映中小投资者的需求,小盘基金基本上是指封闭式基金。不过,对于开放式基金而言,一般认为规模为50亿元以上就可以算是大基金了。 小盘基金的优势在于灵活配置资金。因为资金量较小,其交易方式更为机动,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迅速换手。
由于受到投资者关注较少,所以信息传递效率也相对较高——这对于投资策略的实现很有好处。 但是小盘基金也有自己的劣势。首先是因为规模太小,难以承受较大的风险,从而选择的投资策略往往较为保守;其次是因为规模变小后,管理费率的上升空间也会较大。
(二)中盘基金 中盘基金是指基金的资产规模在10亿至30亿元之间。对于这个概念,国内目前尚未严格区分。 一般来说,中盘基金的优势在于既能享受大盘基金的稳定性,又有小盘基金的灵活性。同时,由于受到的关注较多,信息披露也比较充分,因此信息传递效率也较好。但是,这类基金通常会面临业绩比较困难的局面。
一方面由于规模限制,使得这一类基金的业绩表现缺乏市场代表性;另一方面由于规模变动性较差,也难以找到理想的参照对象。 所以,这类基金实际上处于很被动的地位。
(三)大盘基金 大盘基金顾名思义就是指基金的资产规模比较大,一般认为30亿元以上的基金才算是大盘基金。与中盘基金相比,大盘基金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更好地分享优质公司的收益,从而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
当然,由于体量巨大,大盘基金的流动性相对较差,变现能力较弱,因此在投资上会比较谨慎,风格偏稳健。 除了以上划分依据外,根据募集方式的不同,基金还可以分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这里就不多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