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免除的外债好多?
因为中国免除了一些欠发达国家的债务,网上有一些说法是“中国外借外债1370亿美元,现仅收回269亿美元” 等,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忧和疑惑。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中国实际上并没有对外借出那么多的外债——官方统计的海外资产里包括大量的非金融资产,而网上的数据则主要指代的是中国的国际储备(外汇)。
为了便于比较,我们计算了从2015年到2020年每年美国海外资产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以及2018年至2020年间我国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顺差的累计值,作为替代变量进行观察。结果如下表所示,可以发现我国的国外资产配置情况与美国存在明显差异,且远远低于美国的水平。 在2015年至2020年期间,我国GDP增长了40.2%,年均增长率为4.7%;而同期美国的GDP增长了39.2%,年均增长率约为1.8%。但可以看到,我国的海外资产却只增长了4.7倍,相当于GDP增幅的12倍左右;美国的海外资产则是GDP的2.3倍,是前者的6倍以上。 这说明虽然我国企业和个人“走出去”的战略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国际上的投资回报率依然偏低。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近几年对外投资的增加,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的顺差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以出口总额占GDP比重衡量的贸易顺差,从2015年的8.7%下降到2020年的1.7%,下降幅度为7.3个百分点;而以FDI和ODI余额总和衡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和资本项下顺差,也从2015年的1886亿美元下降至2020年的602亿美元,五年间下降了66%。
当然,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顺差并不会直接进入政府的财政收入。上述数据表明,尽管“走出去”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有待提高。同时,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实施关税壁垒,我国部分企业特别是制造业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依然严峻。 为了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近年来政府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有效改善了宏观经济结构,促进了经济增长。
同时,我国也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降低企业的杠杆率,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 但应该看到的是,虽然近年来我国对外借款和外币贷款的情况有所变化,但是国家始终遵循着企业自愿原则,并且对外借贷的主体也是具有较强融资能力的国有大型企业。对于真正需要资金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可选择的融资方式相对较少,资金仍然较为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