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塞车为什么会欠债?
作为一个在汽车圈内混了多年的媒体人,我尽量以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此次的“北京车展撤展风波”。 首先来说,这次的事件主角北京现代确实不容易。从2013年开始,这家车企就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到2015年已经亏了将近200亿(具体数字未知)。本来想着靠着今年在北京车展上推出的全新车型实现销量的突破,没想到却被疫情来了个“釜底抽薪”。
当然,北京现代也不是第一个受到冲击的车企。对于绝大多数的汽车品牌而言,2020都是充满艰难的一年。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只有北京现代扛不住了?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产品老化 如果说上一代索8还是一款竞争力十足的产品的话,那新一代索9在面对一众竞品时就已经丧失了优势。同样的,如果说上一代的途胜还有实力去挑战CR-V和RAV4的话,那新上市的途胜L难道不正是打自己脸吗.... 产品力不足的问题不仅出现在SUV车型上,也同样出现在新一代领动身上。作为一台A0级别的紧凑型车,领动的售价竟然达到了10.98万元起,这个价格甚至比很多A级车的起步价都要高!
2、技术路线失误 北京现代在新能源领域一直都没有停过脚步,早在2016年就推出了首款纯电动车型——菲斯塔EV。然而,让北京现代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投入巨资研发的氢燃料电池技术并没有受到市场的青睐。根据计划,到2020年,北京现代要推出5款以上的电动化车型,现在来看,这个目标恐怕很难完成。
3、管理费用过高 从之前的新闻里可以看到,北京现代的管理层因为内部决策出现分歧,导致一些高管如李峰等纷纷出走。一个连内部都乱糟糟的企业,又如何能专心地应对外部环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