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利润为负说明什么?
简单点说,就是没赚得钱还亏钱了! 一般出现这种情形有两种可能:一是收入比支出少;二是成本费用比收入多。 前者往往由于主营业务发生亏损造成,此时虽然总支出大于总收入,但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正数(因为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的原因在于收回的现金大于支付出去的现金)。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卖血”,属于正常情况,经过努力可以扭亏为盈。 后者是由于管理不善、成本过高或财务费用过大等原因导致开支超过收入,出现亏损。这种“放血”就不那么正常了,需要认真分析原因采取对策才能防止继续扩大损失。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收入和支出的确认都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因此正常情况下两者应该大致相平。当然也会存在某些特殊情形下收入和支出同时减少的情况,这往往是某项经营活动处于停滞状态所引起,如销售量下降而使收入减少,同时因产能过剩导致固定成本分摊增加从而支出上升。在这种情形下,只要停工不是永久性的,销售收入和支出会在以后的时间内陆续得到补偿并实现盈利。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特定情况下,尽管销售额和成本都是真实发生的,但由于会计准则的要求,有可能出现实际发生亏损而账户记录显示盈利的情况。这就是盈余管理与会计操纵的空间。
举个例子:甲公司生产经营A产品,年度销售收入100万元,发生生产成本80万元,各项期间费用30万元。由于A产品产量不足,导致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等物资在期末仍有部分尚未加工完成,预计将继续占用资金20万元,计入下期成本的直接材料费用25万元。这样,甲公司在报表中的账面销售收入仍然为100万元,而其成本与费用总计已达到170万元,出现90万元的巨额亏损。但是,如果甲公司将尚未加工完成的物料全部转手卖出,则不仅能收回剩余的原材料成本25万元,而且能再获得45万元的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