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什么生肖?
我猜是蛇,因为夏夜有无数个“倏忽”,每个瞬间都有无数只蛇在咬人、被赶、脱险、再咬…… 当然如果是我的话,我希望是老虎!(毕竟我是虎粉)然后我就可以拥有虎的霸气了! 不过按照题主的说法,我觉得是生肖蛇的可能性比较大。原因如下:
1.《周易》中说:子午流通,卯酉会方。意思是子时和午时一阴一阳相互交替,卯数和酉数是一波流下来的数字。而十二地支中,子、午、卯、酉四个位置恰好是对应了肖鼠、肖马、肖兔、肖鸡,其中肖鸡就是属鸡人。而十二时辰恰好也是对应了一天的24个小时,所以“一时辰”的意思就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也就是两个“卯时”或者两个“酉时”。这样“巳”出现在正中间就很好解释了——它是子午流动的中轴线,正好把一昼夜平均分成两份。
2.从自然的角度来看,蛇是夜行动物,喜欢躲在阴暗的地方,而白天则隐忍着不动。古人在观察自然界的现象时,常常会把一些动物的特点和人类的特征联系起来想象并加以描述,这样的例子在古籍中是随处可见的。这里可以用作参考的是:《礼记·檀弓下》中有一句“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西胶。”其中的“庠”字,《说文》中有注:“庠,明堂之东西厢也。”“胶”的意思是“治车轮处”,而古代的车轮是圆形的,所以有一个专门修饰它的字“蹻”(同“胶”)。这样“庠”就变成了“上弦(学)”的意思。而“下庠”则变成了“下弦(学)”。这种字义的演变正是从字形上去理解的,形声字的形旁表意性越强,它所代表的意义就越接近自然事物,而声音则成了区分不同事物的标志。“上庠”和“下庠”实际上就是指现在我们的校园——“黉门”(音宏梦),指的是学校里的东西两厢。
3.古代的历法分为阴阳合历和阳历两种,我们目前所使用的公历属于阳历,是以地球公转为主要依据制定的;而我国的农历则是阴阳合历,以月球的公转为主要依据制作的。在这种历法下,每个月的正中那天为“望日”,也就是说月亮最圆的一天是在农历每月十五或十六。而每一个月的第一个星期日为“朔日”,月出之时便是“朔旦”。从朔到望,再从望到朔,如此循环往复。因此古人说的“三五相连”其实是指的半个月的时间。那么半个月之后又是哪一天呢?答案是“十四”。因为半月加十四等于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