瓒五行属什么?
瓒(瓒)拼音:Zàn 简体部首:钅,部外笔画:15,总笔画:20 五笔86&98:QNMA 仓颉:VKLOE 郑码:PKRO 笔顺编号:34123412341232522144 四角号码:8774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56B
基本字义
{瓚}zhànㄓㄢˋ 古代祭祀用的一种礼器,形状像勺,头上有一节棍子。 姓。 另见 zán;zǎn
详细字义
{瓚|[漢]人名、地名用字 [a character used in the name of han dynasty people and places]。如孔璋,即孔融的字;张琰,汉灵帝时司徒、太尉张郃之祖张凯之子 张凯字景琰.《后汉书·张霸传附张凯》 【集】【汉】张凯曰:“吾先君世仕东汉,永建年间为司徒。”《东观汉记》卷七 又《汉官》:“尚书令史,初置二人,秩六百石。和熹窦皇后兄邓骘,以太后故,特迁一阶。由是尚书令史,皆趋之不暇。其有能干操行,出类拔萃者,辄至九卿。后进者,莫不望尘而拜。唯幽州刺史杨秉、兖州刺史刘猛,独不敢往。帝诏并召诣台,秉至,惟陈俎豆,不居正席。”
【集】【汉】师古注:“古人祭器之号,或谓之俎,或谓之豆。”
【汉】应劭《汉官仪》:“天子驾六,法六辔也。”
【唐】杜佑撰《通典》卷一八四:“天子巡狩,至则刻木为方相,象猛兽,朱画衣,执戈持戟。若田猎,则教习骑射;若祠祀,则执御洒扫。”
常用词组
{瓒|{簪}zānㄗㄢˉ(1)同“簪”。用来插定发髻或冠的头发的首饰,一般为单柄。(2)形容头发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