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秋天五行喜什么?
生辰八字即四柱,由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时干支4个字组成;其中年月日的字各为2个字,时字的字面价值不高,但因其具有时辰的隐含信息,亦可为命理学的重要参量之一。 每个时辰分为8个时间段,每段一个时辰,分别对应农历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时,也就是现在的23点至1点属于子时,以此类推,22点属于亥时。
我国古代先贤对于时间的分割,采用的是十二地支纪时法(另有一说采用十干计时),每一小时又划分为两个半时,故每一时刻的八字都可以看成是由4个天干和9个地支组成的,因此每一个人的出生时间,就包含有8个字的信息。这就是古人把一天分成24个时辰的原因所在,也形成了每个时辰都拥有“生、克、刑、冲”的性质与特点。
具体到每一个季节,由于孟春、仲夏、季秋、隆冬各有60天,而四季末一个月,每季仅余5天,因此每一季度都被分为三段,每一段15天。每一天又可分为上午、下午、夜半三个时段,每一阶段被各定为5个时辰。春季从立春到谷雨,共有60天,分三段,每段15天,每天5个时辰,上午3个时辰叫“前”,中午1个时辰叫“中”,夜半1个时辰叫“后”。如此逐段推求,便可得出每一天的时间走势,从而对一个人的命运作出大致的判断。 如果把一年分成12个月的话,每个月的时间分配都是相同的,均为30天,每昼夜也是8个小时,每半小时20分钟,每十分钟15分钟。 基于上述划分方法,我们就可以将每年的第一天到最后一天按顺序排出了,以农历新年春节为例,其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如果某人出生于10点24分,则此人的四柱为:
可见此人出生在寅时,其时柱为己卯,日柱丁亥,月柱戊申,年柱乙卯。这样他/她的一生便被完整地记录下来了。
在排定八字的时候还应注意,如果出生的当天是农历的月末,那么月初的一瞬间,就是新一天的开始,此时日月交替,节气变换,此时出生的人其时间就应计入新的月份。例如某人生于农历十一月廿二日子时,当子时的钟声敲响之时,即为腊月伊始,该人的月生从十一月变为腊月,节令由小雪变为大雪。 还有的人可能刚好碰上下雨或下雪的时刻,这时应该怎样计算时刻呢?古书告诉我们应当“就时酌减”,也就是说遇到这种情况就把时间缩短一点,以一个“半时”来代表原来的时刻。因为下雨或者下雪时,人们一般不采取过于剧烈的运动,所以“酌减”一点儿并无大碍,不过这种情况较少发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