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属于五行的什么?
在汉字的五行属性归属上,有一个很古老的定义方式,就是用“生克制化”定阴阳,用“旺衰休囚”定五行。这个定义方式在现代科学来看似乎不太准确,但在古人眼里却非常精准,并由此衍生出很多有关五行的理论来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古代文学中,有很多词语描述五行旺的状态,比如“郁郁葱葱”“欣欣向荣”“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等等;而形容五行缺少的词语也有很多,比如“枝叶萧条”“昙花一现”“气若游丝”等等。可见,用“旺衰休囚”去判定五行的属性是多么的直观且贴切。
那什么是旺衰呢? 《说文解字》解释得很到位:“盛,壮也。从生,从盛。积之成盛(形)也。”“衰,少也。从屮(音chǎo),或从刀。”“盛”代表着繁茂旺盛,而“衰”则代表凋零减少。所以古人认为,凡是能生长的事物,必然都是处于“盛”的阶段,而“衰”则是说明事物即将走向终结或者已经走向了终结。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待五行的旺衰,则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现在人眼中的“盛”与“衰”,已经被固定了格局,就是高和低、得度和失度的问题而已。就像一个人得了癌症,开始扩散转移并且持续低烧,西医虽然可以用各种方法杀死癌细胞,但毕竟人体是一个整体,攻伐太过总会伤及正气,因此治疗效果总是不够理想;而如果放弃治疗任其自生自灭,虽说总能找到几个带癌生存的案例,但那不是治本之策。只有懂得辩证施治的人,才能找到阴阳平衡的正确方向,最终达到根本治愈的效果。
回到五行上面,如果用火去温暖木,使木得到生发,这固然是正确的治疗之道,但是火太过就会灼伤木,从而形成“实”(有“有”的意思在里面),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上火。这时就需要水来制约火,让火不致于过于旺盛。所以说,五行需要平衡,过与不及都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