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监管趋严的原因?
一是外部形势十分严峻,银行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日益复杂,潜在风险趋于上升。截至今年9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总资产达193.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9%,银行业资产在金融业中的占比超过九成;各项存贷款总额分别达到143.6万亿元和107.8万亿元,存贷款增量分别占全社会增量的73.3%和67.5%。随着我国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加快、动能转换加速,企业经营困难增多,给银行资产质量带来不小的压力,而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跨界竞争更加剧了银行的转型压力。为此,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积极主动顺应“新常态”的新要求,切实增强市场忧患意识,不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增强风险管控能力,提升风险抵补水平,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
二是部分银行自身管理有待加强,潜在风险还未得到充分揭示和释放。主要表现在:一是风险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二是风险管控能力不足。三是在经济上行周期盲目扩张,激进经营行为较多,管理粗放问题愈发显现。四是内部违规问题屡禁不止。
三是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随着整治市场乱象的不断深入,工作重点越来越突出、措施越来越得力、成效越来越明显。今年2月,银监会全面启动“三三四十”专项治理工作,通过刮骨疗毒、脱胎换骨,使乱象问题集中暴露、市场秩序明显好转、经营规范呈现新貌。经过一年多集中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得到了初步遏制,各类市场乱象有所减少,经营行为趋于合规,经营更为审慎,潜在风险得到较好释放,市场乱象整治工作达到了预期目的,使银行业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提升。乱象整治工作不会一劳永逸,更不会一蹴而就,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需要在总结经验基础上乘胜追击、一抓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