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卧在五行属什么?
古人把天地之间分为上中下三层,认为人间居中(其实南北方各地都有人居住),地下为阴界,高空为阳界,我们一般人都是处于中间的。 房子有顶无盖,自然属阳; 房子有四壁,自然属阴; 房子作为人类生活所在,自然属于人间; 所以房子是中宫,也就是中间的位置,和五行相对应就是土,所以房子又被称为“土府”、“土宫”。
《葬书》曰:“葬者,藏也,欲人葬得阴气盛处,故名为‘墓’,其形如‘坊’。坊者,土也。"《葬经》把墓地和房屋一并相提并论,认为两者是类似的。
《元皇极至真集·葬书》曰“夫地之于人,犹天之之于日矣”,可见古人是非常重视葬地的选择。那么如何选到好的埋葬之地呢?该书提出了“五不葬”的原则——
一不葬荒郊野岭——草木不丰的地方不可用。
二不葬深山古庙——阴气太重的地方不可用。
三不葬陡峭险峻的山体——势危气躁的地方不可用。
四不葬流水两旁——水流湍急的地方不可用。
五不葬草木不生之处——“树木皆枯,百草不生”的冷硬土质不可用。
除了上述“五不葬”原则外,《葬书》还提出了“四宜”的原则可用于选址,即“山川灵气之所聚”,“龙脉之所行”,“阴阳相济”,“形势妙绝”之地方,可建良穴。 当然,上面所说的“山川灵气之所聚”“龙脉之所行”,实际上是强调风水中“山水”的重要性,这一点也是正统风水学所主张的。但古人认为“山静而水动”,“静者为土,动者为水”,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讲,有水的平原地区,只要地形起伏不大,也是适宜营造房屋居住之处,这就是现在中原乃至华北一带人口密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