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什么丑?
“丑”其实是一个会意字,最早见于先秦小篆,是由“牛”和“辛”构成,表明造字的时候既考虑到它是十二地支之一,又考虑到它代表动物属牛且阴阳五行中属阴金。
《说文解字》中解释得很清楚:“丑,纽也。”“牛”的本义是“系住、捆绑”,如“揪着牛角”(指被牛角勾住);“纽”指“结纽、扣子”,引申为“结、扣”的意思。所以“丑”的本义就是“用绳结把东西绑在一起”。后来才发展成表示“十二地支”之一,并逐渐确定其位置和顺序。 那么为什么“子鼠”不称“子牛”呢?其实“子鼠”的“子”也是“十 ”的通假字,《诗经》“十月收成好”里的“十”便是“子”。而子时的概念比子时更古远,指昼夜交汇的时段——即现在的“午夜零点”到“凌晨一点”。这个时间点正是老鼠最活跃的时候,所以将这个时段象征性地命名为“子鼠”也很合情合理了。
至于“寅虎”“卯兔”等等,是因为古人习惯于在正月迎春,春气起始之时,太阳由南北回移至东方,光芒普照大地,就像刚刚睡醒的猛虎,生机勃勃的兔子,因此用“寅”表示时间开始转向早晨,“卯”表示一天即将开始。 “已蛇”比较特别,因为“巳”字的字形非常像一条盘卧的蛇,而且古文字中“巳”与“尸”相通,“尸”在甲骨文中便像一具俯伏的人体形状 ,可见“巳”原指“四肢俯伏、身体下蹲的姿势”。所以“已蛇”的意思是“像蛇一样躬身前行”。
“未羊”很好理解,“羊“字形与”禾“相近,本指”草食动物嚼吃的样子“,比喻柔顺,所以”未羊“可以理解为”像羊一样吃东西(顺)“。 “申猴”也很好理解,“申”字形如手握物,又指“手持工具”,“猴”字指灵活灵巧,两者结合就是指手上灵巧地使用工具。
“酉鸡”“戌狗”“亥猪”自然是指“像鸡”“像犬”“像猪”,不用多说了吧! 最后一个“丑牛”——你猜是怎么来的? 嘻嘻,我故意刁难你!“牛”字本指“扭断、拧伤”,如“牛尾被拧了一节”(指牛尾巴被扭断了);又指“用力的拉扯、牵拉”,如“牛马行走间互相拽扯”。这里取前者之意,形容“用力地将东西拉开或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