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生肖相冲吗?
冲,指的是六十甲子纳音里的两种属相相互冲突、彼此不和。为什么子午相冲、卯酉相冲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的祖先在观察了日月星辰的变化后,将每颗行星的运行轨迹分别对应到了我们中国农历的十天干中。其中,每天干的第三个位置(庚)对应的正是阳历的五月;第四个位置壬癸,象征夏至冬至;第五个位置丙丁,象征春分秋分;最末的位置戊己,象征冬至夏至。
由此开始,以五天为一周期,将金木水火土五行分配至这五个位置,并用十二地支来标记每个周期的起始。这样,从甲日到癸日,一周期的六个天干的五行运行图就画出来了。 值得注意的是,当值月的节气逢至阴或至阳之日时,当天干的五行会发生变化。如惊蛰到清明这一周,天干从乙日到壬日的顺序是甲乙丙丁戌亥子丑。其中,乙日是立春之后的第一个戊土,标志着春天来临,万物生发,故此行“木”的轨迹。而到了谷雨后的第二个戊日,天干变成丙火,这一天刚好是春分之后的一个“火”日……如此循环往复。
根据上述的推演方法可得出如下结论——每隔十六天,某个人的出生属相就会发生变化一次!因为一年有五十二个节气,四个节气一个轮回,一轮回十二个月,每个月三十天,去掉每月两个不算节的“晦气”日子,一年其实有三百六十四天,而六十甲子纳音却只有三百六十天。所以,每隔十五天就会有一个“节”或“气”,进而导致当日所属五行发生变化。每逢这种变化,人们的出生年份属相也会随之改变。
以上推算只是粗略说明节气与五行属相克的关系,并没有具体到某一个“冲”字。那么,为何甲子年和乙丑年就属相冲呢? 这是因为,当值月如果遇到“节”和“气”,这个月天数不够,就需要过一个闰月(加十天),从而造成下一个月的第一天属于“节”或“气”,而这一天必然属于下一个时辰,由此产生“对冲”。而这种“前一个月闰月后一个月”的情况,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每年都有一个“太岁凶神”降临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