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为什么分上海深圳?
上海股市始于1990年,当时只有上海一个证券交易。1992年开始开展国债交易,1993年发行可转换债券和开放式基金;1990年和1991年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工商银行先后上市;至1997年,上市的公司已发展到40余家。
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的12月,前身为“深圳市证券交易中心”,是在原交易委员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98年至1999年间,深交所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并购,先是将主板市场与中小版市场的上市公司合二为一,然后将主板的A类、B类、C类和中小板的S、ST股一次性合并处理。
至此,一个完整的新深交所诞生了! 如今,人们常提到的“股市”一般指代的是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的统称。
在A股市场中,沪市主要服务于大盘蓝筹股;深市则更多代表的是成长型个股。 所以从市值体量上来看,两市大致相当;但是从个股风格上看,则是截然不同了。 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沪深两所的交易制度也存在一定差异性。
以熔断机制为例,2015年,上证综指首次触发熔断时,沪市为暂停交易,而深市则是继续竞价;而在第二次熔断时,沪市仍然暂停,而深市却提前停止竞价,改为集合竞价。
创业板的上市标准要比上交所低一些;而且没有涨跌幅限制,给创业公司更大的融资空间,但风险同样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