旐五行属什么?

阎元丰阎元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夏商周时期,根据《诗经》等文献记载,当时的旗子分为四类:

1、大旗为旂(qí),属于军旗,悬挂于战车上;后来演化为汉代的旌旗制度中的一种旌,即“六纛之旗”,是皇帝仪仗队中的大旗,也就是皇帝的大纛。

2、小旗为旟或旐(zhào),前者悬挂于战车上,后者用于军阵和宫殿。

3、无旒之旗曰旆,一般作为附属旗帜悬系于车边。

4、无饰之旗曰旐,用于宗庙宫室。 到了战国时代,随着铁器的普及使用以及骑兵的大量出现,战车和野战部队的地位逐渐下降,而旌旗的作用也随之发生转变——由原来代表战车部队的标识变为代表步兵单位的标识了,这就是后世军阵制度的基础——“五方五色旗”的来源。

由于这种变化,原本区分不同兵种和战车的旗类,就演变成为了区分作战单位的标志物。这些旗帜按照颜色划分成为五种,分别是赤、白、青、黑、黄五种基本色调,分别对应东方、西方、北方、南方与中央这五个方向,称为“五方旗”,又因为其形状被分成方形和旌旗形两种,所以也被称为“方形旗”和“旌旗旗”——这两种名称在汉朝之后开始混用,于是有了汉制的十六面旌旗,唐制的二十五面旌旗,元制的三十四面旌旗,明制的四十面旌旗等等说法。

而在《尔雅·释天》中,对每种旗帜的颜色及其代表的含义都一一做了解释,其中对于旐的解释如下:

“青旂九斿,黄帝之旂也。赤旂十有五斿,尧之旂也。赤旆黄旃,黄帝之旌也。黄龙黼旃,天子之旂也。四牡騑騑,天子之旆。青旂四牡,周公之旂也。朱幩镳辔,王侯之旂也。旂旐央央,君子之事也。” 在上面这段话里提到了六种颜色的旗帜,除了上文已经提到的四种之外,还有“红旗十八斿”、“黑旗十二斿”以及“黄旂四牡”三种,它们都是各朝各代所使用过的旌旗式样,只不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被废止使用了而已。

此外还有一种叫“方帜”的东西,它其实是旗帜的一种变种样式,而不是独立的一类旌旗。它的主要功能在于表示特殊用途,比如古代用来表示囚犯的囚车就是一驾方帜马车(一说方相氏所用),而表示丧车的也是一驾有方帜的马车(一说为载尸之车)。

华幼艾华幼艾优质答主

《广韵》之邵,平声去,昭笑切;字注同上。 《集韵》之肖,阳声下,直遥切(音照);字注同上。 从文字学角度分析,“肖”是“兆”的异形字,即从“兆”的简省字形,而“肖”也是由这两个汉字组成的复合形。在商周时代,这种结构很常见;到秦一统天下后,开始逐渐被“小篆”“隶书”所取代,但“肖”这个汉字的构成方式仍然延续了下来,因此到了东汉末年又有了一些回潮的现象。 但请注意“肖”、“兆”并不是同一个字,区别就是上面那个部分不同而已。而这个“肖”字正是今天所说的“旐”(zhào)的字形来源。 所以可以推测,“肖”在古代写作“兆”或者作“卲”——当然这两种写法都不是今天的“肖”字了——而且读音也应该相同;并且其最初造字含义应该是指旗帜之类的物。所以“肖”或“兆”与“卲”都可以指代旌旗上的饰物或标识物,只不过后者更侧重于指代的形状特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