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吃狗生肖是什么生肖?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时,思考了大约半分钟,得出了“羊”这个答案——老虎不吃羊,但是吃草食动物。 然而,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牛”! 因为“虎不食鼠,但食牛”。(注1) 所以,按照题主的题设条件,只有牛才是虎的食兄弟。 下面开始正式答题。
首先分析“虎食人”的情况。 东汉应劭著《风俗通》中记录了一条吃人的老虎:“虎食鬼,闻人之臭气,白日杀人,畏日月之光。” 这是汉代人认为虎吃人的原因。(注2) 而晋代干宝著《搜神记》中有关于虎吃人的详细记载: “豫章新喻县多山,而大虎、小虎名焉。 故临川章俊群为县令,至大虎,投礼,呼曰:‘大人岂复念顾俊群?’虎应声大叫。群谓虎威灵,因祷焉,反投祭。明日,虎衔一枚肉如豆,着树上,群取此肉祭之。后不知何时,虎乃止。今县北界山尚有迹,土人谓之祭坛。”
这段记载中的“大虎”和“小虎”指的是两只老虎,而不是一头。因为如果是一头的话,那肯定就叫“大老虎”或“小老虎”了。 而且,这两只虎是经常出来吃东西的。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与昭明太子书》中又记载了另一只喜欢吃人的老虎:“又尝有虎,于东宫前作兽栏,高祖遣人缚送,朕见虎状丑恶,令人伤胆。自尔日夕在左右,饮食丰沃,毛色光滑,恒欲近人。见人来,便欢笑摇尾,其驯若此。” 这只老虎最后是被太子萧纲驯服了,成为了一个“笑犬”。
除了以上记载外,西晋文学家潘岳曾在文章中多次提到自己亲自用酒肉喂一只会说话、会笑、会看门的虎。(注3) 另外,晋代诗人葛洪在自己的作品中亦称:“猛虎伏草,野牛断尾”;“猛虎伏薮,雄雉入樊”。(注4) 这里提到的“野牛断尾”“雄雉入樊”其实说的是同一个意思:用囚禁的方法让猛兽不再吃人。 为什么用“囚禁”这个方法就能使猛兽改邪归正呢? 因为对于猛兽来说,它们的本能要比理智高大许多——当捕猎成功概率大且危险性低的时候,猛兽会选择捕猎;但当捕猎成功概率小且危险性高的时候,它们不会选择铤而走险。 用现代生理学解释就是:对猛兽而言,大脑中的“杏仁核”比“海马体”更为活跃,因此它们更容易被刺激而产生情绪反应,比如害怕、愤怒等等。(注5) 但人不一样。人的大脑相对狮子、老虎等动物要复杂得多。虽然人也拥有杏仁核,但它同时拥有调节功能的海马体。人和动物一样都会惧怕危险,但不会像动物那样单纯由杏仁核支配,产生“一触即发”的反应。而是会进行理智的分析判断。所以,人可以用理智战胜恐惧。 当人把猛兽关进笼子或者深谷之中,猛兽没办法攻击人,它的恐惧就会逐渐降低,最终消失。这时,为了填饱肚子,它只能接受人给的食物。这样人就把自己从天然食物链中解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