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行业如何界定?
产能过剩其实是一个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它是指生产在总体上的过剩,即有生产剩余。那么总体经济是有生产过剩或者是有所短缺,这个很难做统一的精确的界定。因为经济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既不能出现过度供应,也不能出现临时性的短缺。而短缺或过剩只会表现在一些部门、一些产品上。但从整体经济状况看,应该说是供给和需求基本平衡。
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产能过剩行业主要包括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和焦化等行业,其中钢铁、水泥和电解铝的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并且相互之间有所关联。
其一、在供需平衡方面,电解铝的需求在2012年-2014年期间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而2014年的新增产能高达80万吨,产能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消费需求增长的3%,这将使得电解铝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故电解铝行业将成为新一轮的产能过剩行业“巨头”,未来3-5年内不可能实现有效的产能消化。
其二、新建及改建扩建的水泥生产线以每年10000条的速度增加,到2015年底,全国水泥生产能力高达35亿吨。而需求方面,未来5年内平均增长速度仅为5%-6%,明显低于产能增长速度,水泥行业将陷入严重的产能过剩状况。
其三、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产能和产量持续保持增长。到2015年,我国钢消费总量预计达13.3亿吨,如果未来3-5年内没有显著的产业政策调整,即使国际钢需继续保持现在的形势不变,那么,国内钢铁行业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也将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压力。
整个有色金属行业虽然总体产能过剩的问题较为突出,但其中仍有部分子行业产能紧张。一方面,受制于土地、污染、能耗、新能源以及汽车、家电等消费领域的发展放缓等因素的影响,新产能增长缓慢甚至难以增长。另一方面,既有产能因环保等因素也难以完全放出。同时,全球其他有优势的国家也在纷纷加大对有色行业的投资,使得整体产业的全球产能仍在扩张。虽然整个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较为突出,但细分行业仍存在着盈利状况迥然不同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