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幽门什么时候长好?
幽门是胃与肠道相连接的部位,正常婴幼儿的幽门环肌比较肥厚而且弹性纤维丰富,收缩的时候能够很好关闭,让食物只能进入胃中,通过消化道蠕动和胃酸作用消化食物,产生营养物质供机体利用。 新生儿在出生2-3天内出现生理性幽门肥大,使幽门肌肉和环状韧带张力增加,引起胃肠道梗阻,出现恶心、呕吐,尤其是喂奶后严重呕吐,但每次吐的量不多,体重增长良好;一般在出生后4周左右,这种生理性幽门肥大可自行消失,恢复至孕前状态。
但是有些宝宝可能存在幽门发育不良的情况,此时没有明显的胃肠梗阻症状,只是在胃肠镜检查时发现幽门部圆钝、狭窄或者呈弹簧状,可以通过饮食调整(少吃多餐)和药物治疗来改善,一般效果不错。但是如果存在幽门痉挛,则需要积极寻找病因了,如果是感染因素引起的,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如果是因为受凉、进食不当等引起的,可以暂时观察,同时注意保护胃黏膜。
对于顽固性的幽门功能障碍,经过上述方法治疗后无明显好转甚至越来越严重的人群,可以考虑内镜下治疗,在直视下放置支架于幽门处,以扩张幽门管腔,改善肠道不通畅的症状。 如果经胃镜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而新生儿反复呕吐,考虑为功能性者,可在严格喂养护理条件下(如减少溢奶、误吸),继续观察5~7天。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新生儿呕吐持续存在或进行性加重,即使没有其他伴随症状,亦应怀疑有无颅内疾病的可能,需及早就诊,以免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