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训练如何保证营养?
我来说一下训练和营养的关系,这是两个不同但又有一定联系的话题。 所谓“训练”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的运动目标和效果而进行的各项身体活动和身心锻炼;它包含外在的体力活动(人体主动的运动),也涵盖内在的意念活动(如冥想、太极拳等)。
任何具有一定长期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强度的体育运动都能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正面作用。然而,这种良性改变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如果缺乏必要的营养支持,再完善的训练计划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有规律且科学的运动,能够显著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癌症的风险,同时还能防止骨质疏松,改善情绪减轻压力。当然,在运动过程中,适量且合理的补充营养物质是很重要的。
运动员的训练和健身者的练习,都需要营养的有力支持与配合才能完成。否则,训练量过小或能量摄入量不足,就不能起到有效的刺激作用,机体组织就不会得到需要改变的形态和能力。同样,若是大运动量训练后未能及时补充营养,就会影响肌肉功能的恢复和新陈代谢,导致体质下降。
不论你是想借助运动来减脂还是塑形,或是希望通过参与运动来预防疾病和增强抵抗力,合理饮食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提供充足的营养,身体各个组织才能进行修复并且产生新的细胞。大脑也要依靠足够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运作。
一般人在停止运动之后,消耗的能量会迅速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这是因为肌肉会很快“遗忘”曾经受过的损伤,并恢复原状。但是长期坚持科学训练的人,即使处于静止状态,也能不断燃烧脂肪供给肌肉营养,保持适当瘦体积。这主要得益于长期运动时,肌肉纤维得到了明显的增长,其线粒体的数量也会有所增多。这些都是由于长期运动导致的内因性改变,是肌肉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增加了。
当身体达到一个相对高水平时,运动所带来的肌体损伤就会逐渐减少。此时,通过运动所实现的健康目标就不太可能再通过增加食物摄入量的方式得到了。 对于大多数健康人来说,每天只需要适当多吃一倍热量即可满足运动的要求了。而对于运动员或者健身者而言,则需要更多。其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必须达到总热量的70%左右,蛋白质占比20%~30%,脂肪占5%~10%。
值得注意的是,在运动期间,为保证营养素的良好吸收,应避免过度节食,以及大量喝含乳酸饮料的做法。因为那样会扰乱肠道的正常功能,反而得不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