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有保胎作用吗?
最近,一位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怀孕两个月,检查出了胚胎停育,医生给开了黄体酮,这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胚胎停育。 胚胎停育是指妊娠早期出现胎儿死亡或发育停滞的现象,妊娠中期或晚期发现者称为流产。 造成胚胎停育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包括遗传因素、内分泌异常、免疫排斥以及感染等;其中,黄体功能障碍是导致胚胎停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了解孕期激素水平的变化。 怀孕后,胎盘会分泌多种激素,这些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母体和胎儿,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备孕和孕期,我们常听说的孕激素主要是黄体酮。 黄体酮是由卵巢黄体分泌的类固醇性激素,又名孕酮。在排卵后期,黄体酮浓度逐步升高,直到妊娠5-6周达到高峰。在怀孕初期,除了刺激子宫收缩外,还可以抑制输卵管蠕动,从而防止受精卵异位。它还能减少妊娠期出血的情况。
但是,如果体内缺乏孕酮就会怎样呢? 先来看看女性体内缺少孕酮的症状表现吧! 月经推迟、经期缩短,经量减少,甚至闭经; 怀孕期间发生流产、胎儿畸形等情况; 绝经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大。 这都是由于体内的孕酮水平低下导致的。
那既然黄体酮这么重要,是不是越多越好呢? 当然不是! 黄体酮具有双重功效,低浓度时具有活性,可以维持子宫内膜形态,高水平时则具有毒性,过量摄入可能导致流产。在使用黄体酮保胎的过程中,应谨遵医嘱,切勿自行增加剂量。
还需注意一点,虽然黄体酮是在孕期起到保健作用的一种药品,但它属于激素类药物,长期应用可能会产生依赖性,在必要使用时也应该有所节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