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熏鼻子有什么作用?
我小时候,每逢冬天到来时,母亲就摘一些艾叶,晒干后用来烧锅。据说这样可以去除湿气,让家人不生病。后来学了中医,才知道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外敷可治皮肤瘙痒、湿疹、疥癣等。
《本草经疏》记载“艾叶,味苦,气温,纯阳之剂,能通十二经,而外达毛腠,内入血分,功同香附,又能散瘀,故主心腹恶气,小儿惊痫”。《本草便读》称它可以“治下焦湿温病”,可见艾叶对于风寒、湿邪所致的病症有特效。
《医学衷中参西录》载其可治鼻鼽(流清涕):“以纯阳之艾炷,灸百会、风池各三十五壮,永保健康,不至复发。若已发者,用此灸法,亦能拔出邪毒,令愈矣 。” 我在临床上遇到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往往给予健脾益气,温补肾阳,解表散寒的治疗方法,往往能获得良效。
如患者怕冷较重、鼻寒流涕、四肢厥冷、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者,多属脾肾阳虚,我常用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效果不错。若见患者畏热喜凉,鼻腔灼热干燥,经常挖鼻孔,或见口腔糜烂、口臭,小便赤黄,大便干结,我常投以玉屏风散加五味子、乌梅、芦根治疗,取固表止汗,收敛肺气之效。
另外,我还曾采用过针刺的方法治疗本病,取迎香气海及上星穴,均取双侧穴位,施以提插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一般一周为一疗程。 除了药物治疗和针炙治疗之外,还可以结合其他方法辅助治疗。比如刮痧疗法,患者取坐位,暴露脖子,先用刮痧板轻轻刮试脖子后面的风池、大椎穴,然后向下刮拭至肩背部,最后用刮痧板刮拭颈部的外侧(避开神经末梢分布密集处);也可在脖子上套一个热水袋,每次20~30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