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债基金怎么样?
一、什么是“存债”,和货币基金有何区别 所谓「存债」就是「存放于债券市场」的意思。将资金投资到债券市场中去,赚取利息收入,这就是「存债」的最基本形态。 但如果仅仅是这样一个概念的诠释,那它与货币基金(Money Market Fund)又有何区别呢? 要理解二者之间的差异,不妨看看下面这张图——这展现的是不同期限资产的收益率走势图(年化),其中黄色部分代表短期利率(1D / 7D / 2Y),绿色部分代表中长期利率(5Y / 10Y / 30Y)。
可以看到,当期限小于等于2年时,货币基金的业绩要优于「存债」,这是因为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央行操作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等)的主要目标是稳定流动性,因此短期利率往往波动很大;而当期限大于2年小于30年时,情况刚好相反,「存债」的收益率会高于货币基金,原因是随着债务到期,本金需要赎回,对流动性的需求下降,此时长期利率才会逐渐上升。所以,从理论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当期利率处于【短端下行,长端震荡】的阶段时,选择货币基金; 当期利率处于【短端反弹,长端下跌】阶段时,选择「存债」。
这里必须指出,上述讨论是基于「中性情景假设」下的分析,即不考虑政策调控因素,那么对于实际情况又会如何?我们以过去十年间美联储加息周期中的一次降息为例进行说明。 图中显示,在美联储降息后不久,短期利率迅速下滑并触及负值区域,此后虽然反弹但始终徘徊在零附近,而中长期利率则一直保持稳步向上的趋势。也就是说,在美联储降息的过程中,符合上述「短端下行,长端震荡」情况的只有初期短暂的时间窗口,而随后的情形更为符合「短端反弹,长端下跌」的情况。
需要提示的是,由于我国现行汇率制度是固定汇率制度,因此不存在美元指数这样反映美元流动性的指标,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借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来衡量我国的利率水平。下图中我按照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变化来模拟中国的利率调整,你可以看到,在2012年至2014年间确实出现了类似「短端反弹,长端下跌」的局面。
二、怎样挑选「存债」基金 1. 看信用风险 目前市场上共有900多只公募基金,但是能够投资于债券市场的只有600余只,原因就是其中有1/3左右的基金不能投资和交易信用债(公司的债券),原因在于它们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和估值模型来进行企业信用风险的评估。而在我们日常的投资过程中,信用风险是最难计量和管理的风险类型之一。 所以,在没有明确标识可投信用债基的情况下,建议你回避此类基金。 2. 看交易对手风险 无论是货币市场还是债券市场,都有一个参与者群体叫作「做市商」,他们的存在是为了维持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其交易对手方既可能是商业银行,也可能是其他金融机构或者个人。
一般来说,做市商的资本实力雄厚,且拥有专业的交易团队和风控体系,其业务主要服务于特定的客户群。如果你不了解你所购买的债券的交易对手,那么你就不了解它的风险,这是非常可怕的。所以在购买债券基金时候,你还需要查看该基金主要投资的债券品种及其对应的交易对手,以判断基金是否具有足够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