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水木什么意思?
一、什么是“水”,什么是“木” 古人根据自然现象把天干地支分为十组,即十个天干和十个地支,每五个地支为一组。其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地支。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甲子、乙丑……戊戌、己酉,周而复始。 每个干支都对应自然界中的某种具体事物,如天干的甲象大树,地支的子象泉水。又因为天干地支组合变化无穷无尽,所以古人在用字上十分慎重,除了表示月份、日期以及纪年的用法外,一般不会单独使用“木”“火”“土”“金”“水”,而是分别与其他的字配合表示特定的含义。我们在阅读古籍时遇到“水木”“火木”等词,不能理解成“木和水”或“火和木”的意思,这里“木”是作为十个天干其中的一个,“水”是作为十二地支中的一个,它们之间是相互统一的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
二、什么是“水木”,什么是“火木” “水木”就是水生木,水在五行中为黑灰,而木的颜色是青绿色,所以“水木”指的是青色黑色,也就是绿水青绿(草木),它象征生命活力,代表植物茂盛成长。我们看到的树木花草,都属于“水木”范畴之物。 “火木”则是红色的木头,它是古代用火来表示木材烧焦的意思,形容枯萎、死亡、朽烂之类的事物。所以生活中我们看到枯萎的植物可用“火木”来形容。
三、什么是五行的生克制化 五行相生,即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即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母”的性质(因母亲养育子女,所以是“母”),而其他各行则具有“子”的性质。因此五行之中存在着“母子”关系。
而在相克关系中,具有“母”性质的行往往受克,而具有“子”性质的行则会得令。例如:土属母,水属子,则土克水;金属母,木属子,则金克木等等。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是相互依存的,有着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