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字属于五行属什么?

秦誉文秦誉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濡”字的五行属性,是一个古老的命题,至今学术界没有定论。 传统命理学认为“濡”字属水;而现代汉字学则认为“濡”字属木。 传统命理学以五行的相生相克为依据对汉字进行属性的分类。水生木,所以“濡”字属水。

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忽略了汉字的五行属性与古人生活环境的密切关系。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濡”字的五行属性:“濡,水。从水,而声。”“而”字在古代属于反文旁,五行中属火。许慎认为“濡”的五行属性是水火。 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古人的房屋、家具大多是木质结构,需要涂刷上防止腐蚀的火漆。这种用火漆涂刷的工艺,在古代被称为“濡”,而这种经过火漆处理过的木材的纹理,在古代被称为“濡润”(如“弦柱濡润”)或“濡墨”(如“描端抹濡墨”)。“濡”的字形演变过程就是由“火”向“水”演变的轨迹。

到了明代嘉靖年间,宋应星著《天工开物》,提出“金生丽水,水流润下。”认为金的五行属土,水的五行属木。“濡”字也由此变成木。清代学者戴震著《原善》,进一步阐述了“濡”字的属性应为木的观点。

那么,究竟谁说的对呢? 我们认为应该综合判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因为古代有某个建筑采用火漆就认定其五行的属性为火,或者因为古代某个器具采用金属制造就认定为金。

比如汉代的画像石中有不少表现“濯濯清池”的主题,其中的“池”就是指浴池,也就是古代男女公共洗澡的地方,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澡堂子”。这种地方肯定不是木造的,因此“池”的五行属性就不可能是木。再如“炉”字,古代的炉子都是陶制的,属于土行。又如在中医的典籍中经常会看到“釜底抽薪”“益火消阴”之类的文字表述,这里的“釜”和“薪”都属于火,而“火”就是象征性代表阴虚体质的个体特征的词语。 总之,我们判定一个字的五行属性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这个字在古代文化中的实际运用情况来综合分析。不能以偏概全,以古而论今。

国曙春国曙春优质答主

濡字的五行属火。火能融化金属、火能焚烧木、火能温暖土壤、火能蒸干水,濡字是会意字,从水需声,需是晒,濡字本意是指草木遇水湿润或浸湿。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濡,含水也”,也就是说濡字是指含有水的意思。

当濡字作为动词来使用时,是指浸湿,如濡湿、濡染、濡滞等;当濡字作为形容词来使用时,是指柔软,如濡绸、濡滑等;当濡字作为名词来使用时,是指儒生,如清人黄遵宪有诗作曰“儒冠久轻儒衣窄,濡生岂足夸英雄”。

濡字的读音有rú或yù,当读作rú时,有润泽、软弱之意,如“含哺而嘻,鼓腹而游,上不请天,下不累地,德与物齐土气与物同,澹乎怀无而游太初,圣人所以抚万物也;若夫轩冕荣华爵号尊贤,贤者于是方怀得失,拘优荣辱,拘怀于物,则虽释衔鼻绳,犹觉羁也;虽冠圣人之玄冠,被圣人之素丝之衣,仍觉儒也;若使贤者能绝功谢仁,去尊捐爵,含至德之和,包太和之仁,以混天下,则万物孰不贵乐”出自《列子·黄帝》;当濡读作yù时,有染污的意思,如“莫予毒也,亦可乐也,无惩多方之淫昏,以扰害先王之太平;予怀无疆之民,犹大悸焉,予之不勤,自求伊戚,不有信于我志,谁将听允言:言兹者,公孙龙将有涉于圣人之域,而犹知自反求其心焉,故吾言之,若涉于水者,有底有岸,非水也,而有水之名者也,若濡者,实有水也,而有涉水之名也,公孙龙虽不涉于道,而有涉道之名也,将濡也固未免于溺也”源自于《唐宋八大家文钞·苏子瞻文钞》,有《苏子文集补遗》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