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字五行属土吗?
“光”的意思,是指太阳的光线。在古代,一般指“白色明亮”,因此“光”与“耀”多表示好的意思;到了现代,由于太阳光线主要是由红外线和紫外线组成的,而这两个频率的电磁波肉眼是无法看到的(必须借助特殊设备),所以现代汉语中“光线”这个词主要就是指电磁波了(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等),而“耀眼”“光彩夺目”中的“光”则还是指可见光谱中的电磁波(即“辉光”)。
《说文解字》卷六上 部“光”字的解释: “光”字在古文字结构中像一个人举着双手向太阳致敬的形状——这显然就是“光”的古字形(即“光是向上照耀的”含义)。
《说文解字·米部》对“粉”字的解释: 粉字从米,跟面粉有关;“分”字从刀,跟分割肉有关,两个字都从刀从米,说明最初是形容把大米磨成米粉,就像用刀切割猪肉一样,引申出“细腻”的含义。《荀子·劝学》中有“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这里就是形容木材经过加工成为车轮,变得“柔软”起来,“輮”也就是“揉”,说明古代“揉”或“煣”的工艺是用高温使木材弯曲,类似现在的热压加工。
同样,《庄子·天道》中描写“轮扁”斫(zhāo,削)轮,“斫”也是指用刀具砍,不同的是这个“斩”是指砍掉树梢,而古代的“斲”,则是从中间往两边砍,形容木工使用砍斧的样子。再如《礼记·檀弓下》记载,孔子批评子夏丧礼办得简单简陋,不够“周严”,其中“不斲不刳”中的“斲”就指的是去掉树心——“不斲”就是不刻削。另外,“琢”字本义也是指雕刻木头,后来才演化到玉石等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