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五行意思是什么?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下《易经》中的阴阳五行的理论了。 古人通过观察自然界中万物生长、消亡的周期现象,总结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规律并赋予其哲学含义,而五行正是由此而来的。 水是向下流动,属阴;火向上发散,属阳。
水蒸腾而上,遇火则干,所以一阴一阳,相互滋生,于是有了土;水土相辅相成,互相制约,于是有了金;金生水,因而有了木;木用火,有了水而循环不止。如此,五行相生相克,万物生生不息。 而我们生活中用的八个字“金木水火土”正好对应着五行中的四个元素即“金木水火”。“土”在中流,故有“土生金”“土克水”的说法。 “水”极弱,被“金”生,为“土”克,故“水生木”“水木相生”。
“木”最弱,得“水”生而逢“土”运(木克土),于是“木火相生”。 “火”极盛,靠“木”生,遇“水”制,故“火土生金”。 当然,这里只是简单的理论介绍,五行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且深奥,比如中医里的“子午流注”、生肖配五行等。
金
金,扣甲,坚也:揭示金的属性特征。凡属西方,秋令,白色,辛味,收敛,肃杀等现象的物质和事体,都属于金,归属于金。金能产生水,制约木,被火所制约。
木
木,冒也,核也;揭示木的属性特征。凡属东方,春令,青色,酸味,生发,条达,升散等现象的物质和事体,都属于木,归属于木。木能产生火,制约土,被金所制约。
水
水,准也,核也;揭示水的属性特征。凡属北方,冬令,黑色,咸味,寒冷,向下,湿润等现象和事体属于水,归属于水。水能产生木,制约火,被土所制约。
火
火,悔也,核也:揭示火的属性特征。凡属南方,夏令,红色,苦味,温热,炎上等现象的物质和事物属于火,归属于火。火能产生土、制约水,被木所制约。
土
土,吐也,核也;揭示土的属性特征。凡属中央,长夏,黄色,甘味,濡润,敦厚,承载等现象的物质和事体,都属于土、归属于土。土能产生金、制约水、被木所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