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有在中国上市吗?
2014年之前,所有在外企工作过的同学应该都明白一个道理,外企是没有所谓“退休”一说; 当时的规定是,除非你自己辞职或者被公司开除(这种情况极少),否则你一生都在这家公司上班直到你的同事都退休为止。这就是很多50后、60后外企员工的工作状态,很多人到了退休后还继续被返聘回去。
但是,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越来越多外企开始取消这一福利,改为给员工购买养老保险等社保,并规定工作年限达到一定岁数后开始领取养老金。这种转变意味着外企员工退休制度的建立。 不过对于大多数外企来说,这种改革并不是一次性到位的。
以松下为例,松下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外资企业之一,至今仍在中国保持着强大的商业体量和影响力。但松下的职场文化依然保留了不少日系企业的特点,其中就包括退休制度——根据这个制度,当职工达到退休年龄时,单位将会发配一张表格到职工家中,如果表上所示的退休金数额能够维持你的基本生活,则该职工必须同意并签字,单位在收到该职工的签字表后去办理相关手续。如果该职工对数额不满意,则可向上级反映,由上级和单位协商解决。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松下等日资企业在中国的事业部门已实施退休制度,但其在海外的事业部门并没有实施该项制度。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在海外完成的最后三年工龄,那么你将享受海外在职职工同等待遇,即退休前一年工资+退职金(相当于国内养老金)。这主要因为日本国内劳动者目前也执行着类似的政策。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若员工在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前,因身体原因难以继续工作的,经医院和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停止工作,办理病休或部分病休手续,按劳动部规定的病假待遇发给工资、福利待遇,待病情好转或恢复一段时间后,根据本人意愿和工作状况,可以重新安排工作岗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